2007年3月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并于2007年10月1日实行。我国物权法起草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年通过已有13年之久。这期间,全国人大常委进行了7次审议,召开了
100多次座谈会,并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从机关单位到普通百姓,从公司企业到法律专家,社会各界为进一步完善物权法草案积极建言献策,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意见11543件。
(1)物权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与活动原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上说明我国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照搬西方的议会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与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②物权法的制定充分听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体现了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在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集中;③物权法经全国人大通过,在全国统一实行,体现了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必要的集中,只有实行必要的集中才能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才能有健全的民主生活。
(2)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并为国体服务,适当的政体巩固国体,不适当的危害国体。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它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和发展。③西方议会制的政体是由资产阶级专政的国体决定的,都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我国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能照搬西方的议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