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九年级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小题1: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闯红灯原因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的信息。(不得出现数字)
闯红灯原因
有急事
看到没有车
看到别人闯
习惯了
闯红灯人数
12
86
369
84
小题2:配合交警在十字路口值勤时,几位同学发现,一些闯红灯的行人不服交警的劝阻和处罚,甚至出言不逊。针对下面的情况,请你选择一个对象,对其进行规劝。
①一位大妈不耐烦地说:“等,等,等,一等就是几十秒,我等得起吗?”
②一位大叔掏出一张20元钞票对交警说:“不用找了,我再闯10块钱的。”
小题3:活动中,赵阳同学写了一篇倡导文明出行的短文。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强安全意识,[A]严格遵守交通规则,[B]认真学习交通法规,[C]切买做到文明出行。
①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应该将“       ”删去,把“       ”改为“      ”。
②最后三句[A][B][C]语序不合理,应该把[   ]与[   ]调换。(只填序号)
答案

小题1:绝大多数人闯红灯是看到别人闯就跟着闯;也有不少人闯红灯是存在侥幸心理,没有交通法规意识;真正有急事的并不多(共4分,第一点2分;后两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①大妈,您这么珍惜时间,可更要珍爱生命啊!

②叔叔,有些您的生命可不是用钱就能够买到的哦。

小题3:

①原因(或:引发的) 启示 教训 (共4分,前一空2分;后两空,每空1分)

② A  B

小题1:本题考察学生图文转换能力,要求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准确概括图表反映信息。解答时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没有车”是侥幸心理的说辞,“习惯了”则是缺乏交通法规意识的表现,然后分点列出即可。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时注意是同学对年长的行人进行规劝,要做到称谓得当,话语得体;内容要针对对象的闯红灯行为和面对交警劝阻时的言辞。同时要注意审题,选择一个对象即可。

小题3:

①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前者句式杂糅,“原因都是……”和“都是……

②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AC三者为递进关系,应将A和B的顺序调换。

问答题 论述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