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1.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在北京联合举办的“义务献血国际会议”,2004年4月7日结束,来自五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八十多名卫生官员、专家和议员出席了第9届“义务献血国际会议”。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各国应加强献血安全方面的立法,确保通过自愿无偿献血获得医用血液。与会人员指出,艾滋病、肝炎和其他传染病病毒对血液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大确保安全献血工作的力度。与会者建议各国完善血液检测机制,推动义务献血,停止有偿献血,在特殊情况下(如“非典”流行和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等)制定紧急措施。2.中新网来自卫生部的消息说,卫生部提出了今后三年内全国要实现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到100%,消灭有偿供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达到80%以上的目标。据称,我国在血液安全和无偿献血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各省的无偿献血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仍存在有偿供血;部分地区依靠政府下达计划指标献血,从外地调血现象突出;有的地方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工作不到位,缺乏社会的广泛参与,等等。为了使公众了解本地无偿献血的情况,调动全社会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无偿献血这一社会公益事业,为无偿献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不断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卫生部决定建立无偿献血公示制度,定期向全国公布各省无偿献血比例,同时,也真诚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3.《京华时报》3月8日讯:从昨天起,北京市民在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街头采血点无偿献血,每人可获得由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捐赠的一份保险期为6个月的短期意外伤害险。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承担着向首都近300家医院提供医疗和急救用血的任务。中心平均每年向临床提供全血及成分血近20万单位,占北京市供血量的2/3。据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齐莱平介绍,总共将有1万名北京市民可获得这份短期意外伤害保险。每份保险金额为1万元,总保额为1亿元。4.新华网天津频道3月1日电:2月2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献血办公室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联合举行了“无偿献血保险启动仪式”,向所有参加天津市无偿献血人员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今后,市民只要一次无偿献血满200毫升,即可免费得到一份保期为一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每份保险最高累计保险金额为8000元。如果献血者一次献血400毫升将得到双份保险,献血者可选择同一年度两份保险或两个年度各一份保险。5.据天津北方网消息,在该市血库告急、需要献血的情况下,各区县有3175名党员带头义务献血,为人民群众献出一份爱心,以实际行动展示了 * * 党员的先进性。据统计,自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各区县参加义务献血的党员占全部献血人员的65%。其中,区(县)级党员领导干部14人,处级干部415人,其他党员干部2746人。6.来自金羊网的消息称,珠海市去年获得“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该市平均每15个人中就有1人曾经无偿献血。珠海市中心血站站长说:“珠海人口不足140万,每年的临床用血达4吨,用血量是较高的。如果剔除采血中7%~8%的不合格因素,中心血站每年采血必须超过4吨。”早在1995年国家《献血法》颁布之前,珠海就已经开始发动义务献血。2001年,珠海在全市率先取消了采血计划指标,血源来自真正意义的自愿无偿献血者。7.上海是全国医疗中心城市之一,承担着繁重的医疗任务。除了服务本市外,上海还有大量来自全国的患者,每年需要血液约74吨,约1/3的临床医疗用血用于来沪就诊的外省市患者。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突出,该市的临床用血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为改变以往计划献血中出现的“高补贴、长休假”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血液安全隐患,该市从三年前开始推行自愿无偿献血。去年该市医疗临床用血的29.2%来自于自愿无偿献血。今年该市提出自愿无偿献血量力争达到全市临床用血总量50%的目标。为此将新建10个街边“无偿献血屋”,并全面加强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一份统计资料显示:自2002年3月1日16辆流动采血车驶上街头以来,上海市自愿无偿献血数逐年上升,2002年为70744人次,2003年为93881人次,2004年为105384人次,今年头两个月达17376人次。无偿献血正成为申城市民的健康时尚。据报道,春节过后沪市血液供应紧张,10家市级文明单位及时发出无偿献血倡议。在将近1个月时间内,1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上万名员工积极响应,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使血库的库存基本满足了临床供血的需要。8.据广州血液中心主任透露,2004年度该市在献血站、流动献血车自愿献血者达到14.98万人次,占临床用血量的49.9%;指令性计划献血和外调血液的比重占了50.1%。该市的献血和供血处于不平衡状态,一度因O型血告急,多家医院被迫停止治疗性用血的手术。他指出常用的三种采血模式都有弊端:流动采血车常被驱赶,采血环境不能保证,献血者隐私权多少被侵犯;到单位采血不但受场地局限,而且指令性计划献血易引起单位职工的不满,且献血高补贴又增加了单位的经济负担;血液中心地点较偏僻,交通不便,献血场地可容人数有限。市政协委员叶欣、周国生认为,用血量居于全国前列,并以每年6%的速度上升的广州市,应该固定采血点,培养一支固定的献血队伍。他们在市政协十届第三次会议上建议政府加大建立固定献血站的力度,以方便和满足广大热心人士的献血善举。9.香港是1952年开始推动无偿献血的,当时碍于旧的传统观念,只有两位华人献血。几十年过去了,620万人的香港,由最初的每年只有1000多人献血到现在的每年有18万人献血,无偿献血已成为许多港人的自觉行动,其中华人的比例由过去的3%猛增至97%,基本满足了香港的免费用血,且库存量足够一个星期用。10.《京华时报》北京3月12日电: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4名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修改《献血法》,取消献血补贴,并对传染病人故意隐瞒病史恶意献血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保障献血者异地无偿用血。他们指出:“给予献血者适当补贴,既违背无偿原则,又助长了献血高补贴、长休假等有偿行为,应该取消。”他们建议:①献血间隔时间一般为4个月,最低不少于3个月;②献血者年龄应该确定为18~60岁;③规定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鼓励根据个人体质状况多献;④建议取消有关单位对无偿献血者可以给予适当补贴的条款。11.《北京娱乐信报》记者2005年4月27日从北京市卫生局获悉,从今年起,将打破原有的以在校三年级学生65%比例组织献血的做法,各高校对不参加献血的学生不得自行附加有关惩罚性质的“土政策”。北京市卫生局表示,学生献血将向预约登记自愿进行的管理模式转轨。由原来市里向学校下指标、学校给各院(系)分配指标、组织献血,转变为由采血单位提出需求,向学校预约,学校主管部门责成学生会、红十字会、团委等社团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动员,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学校与采血单位商洽献血事宜。市卫生局强调,学校组织献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献血法》,不得惩罚不参加献血的学生。12.《今晚报》3月23日报道,血液中心门口成了交易市场,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有“血头”从外地农民或在天津市劳务市场上的民工那里以400元钱200cc血的价格收购鲜血,然后以2000元200cc血的价格转手倒卖。一位卖血农民坦言因为家里生活困难,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所以被在天津打工的同乡叫来卖血。他们抽血之后还要在外面打工。记者分析“血头”猖獗的根源在于:①相关法律有缺陷。《献血法》第六条规定:“对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在实际操作中,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对无偿献血者均给予不同的物质补贴以及休假补贴。这就助长了献血高补贴、长休假等有偿行为,甚至导致冒名顶替献血、血头血霸滋生等不良现象发生。②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实际操作中越轨,把《献血法》中的“提倡”、“自愿”演变为“强制”摊派,导致不愿献血者找人冒名顶替,给“血头”提供了“市场”。③有关部门对触犯《献血法》的“血头”打击不力。④贫穷的存在使弱势群体不得不进入卖血“市场”。13.《时代商报》记者历时半个月,行程近千公里,对辽西“卖血村”内幕进行的调查也证明了问题的严重性。记者发现在我国《献血法》颁布实施6年后,“卖血”作为一种传播疾病的高危渠道和违法行为已被严格禁止,“无偿献血”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在辽宁省西部的一些落后地区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卖血现象,这些人在一些不法“血头”的组织下,有的甚至整村、整屯集体卖血,其主要原因就是贫穷。 三、申论要求

以宣传无偿献血为目的,撰写一篇面对公众的电视讲话稿,讲话人身份设定为地方政府官员。要求:符合讲话人身份和受众特点,除观点鲜明、论述充分外,尤应注意条理层次清晰,语言明白得体,情感态度适度。字数限1000字内。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无偿献血——追寻人性的意义同志们: 大家好! 自《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的知晓和参与程度越来越广泛;二是很多城市和地区在弱化行政计划指标,逐渐朝着自愿无偿献血(主要表现在街头献血)的方向发展。 到目前为止,对于无偿献血的宣传,各地都做了很多工作,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宣传单、表彰会、热线电话等。尽管如此,实事求是地说,无偿献血在我市开展得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客观上存在很大难度;二是管理和宣传力度不够,宣传的思想陈旧和模式化。 人为什么要输血又为什么要无偿献血对于这个问题只能通过人类的高级精神活动来解决,即人性、道德、良知的发挥,这是人类的一种理性活动。如果仅仅是为了解决临床抢救用血,我们完全不必大动干戈,一定要开展无偿献血,只需继续买卖血或多发补贴,多给休假,多给一些经济上、政治上的好处即可,但其代价可能就是道德的下滑。 无偿献血从其医学意义上说是以救助人的生命为最高目的。但人的意义和价值还有比生命更可贵的,这就是人道和博爱,是人类互助友爱的精神,是人类对美好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的追求。 无偿献血首先面临的就是这种几千年来的关于血的深厚的文化积淀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我们不能仅靠崇高的“精神”、“主义”,也不能仅靠某一层次上的人的奉献,它需要的是全体公民、社会各阶层的参与。而要众多各种层次的人参与无偿献血,依赖的是人类社会的最本质的属性——人性深处的道德力量。 在这方面,我国几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先哲们对“人性”的思考,始终张扬着生命和灵魂的大旗,在人类创造了丰富庞大的外部价值世界的时候,终没有失去自身的价值。王阳明在这方面就有非常深刻的论述。他在论及人与人之间的血气时说:“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内外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血气相连、人性相通、互相荫蔽,既是人道,也是天道。“只要手臂一伸,就能救人一命”,叉为何不能实践之在世界很多国家,无偿献血工作多由红十字会来承担,其原因很明显,就因为红十字会张扬的是“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当属仁义之师。 古人云:“兴仁义之师,行仁义之事。”无偿献血,救助生命,无疑是在行仁义之事。所有市民应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大旗,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队伍中来。 谢谢大家!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

To American visitors, Iceland is a very interesting country, partly because it is different in so many ways from what he or she is used to seeing at home. There are quite a few things that are not done, or that do not exist on the island - quite a few "No's".

There is no pollution, for instance. No dogs are permitted in Reykjavik, the capital. There is no television on Thursdays or during the entire month of July, and only three hours of black-and-white TV the rest of the time. There is no hard liquor on Wednesdays and no beer at any time. There are no handguns; only one jail of thirty-five cells(牢房) in the entire land – an admirable figure, even for a small country of 313,376 people.

There is no army, air force or navy. There is no tipping for anything. There are no large stores open on Saturdays or Sundays. Since Iceland is situated just under the Arctic Circle, there is no darkness in summer and do daylight in winter. But thanks to Gulf Stream, the climate is rather mild, with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34 degrees Fahrenheit to 52 degrees in July.

The rules on television, liquor, and guns are the result of governmental decision. But the absence of pollution is due in great part to the fact that Iceland gets its power from the enormous geyser(间歇泉)and the thousands of hot springs that come out of the ground. They provide all the energy needed by the country. In fact, Iceland uses only 3 percent of all its available power.

Iceland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democratic (民主的) independent country where more fish are caught and more books published per person than anywhere else in the world. The Icelanders have always felt a particular love for literature. They composed their first works in the ninth and tenth centuries AD. These works were poems and tales about the kings, heroes, and heroines of Iceland and Norway. At first the stories were memorized and pass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Icelanders have never stopped writing ever since. “Rather shoeless than bookless," they proudly say.

小题1:American visitors enjoy visiting Iceland probably because     .

A.no dogs are permitted in the capital

B.the police do not carry handguns

C.i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America

D.the climate is rather mild.小题2: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EXCEPT       .

A.there are no soldiers in Iceland

B.the Icelanders don't drink beer

C.there is no service fee of any kind

D.there are no crimes in Iceland小题3:There is no pollution in Iceland mainly because         .

A.Iceland uses only 3 percent of all its available power

B.the Icelanders use hot water from the ground below as their energy

C.it is located just under the Arctic Circle

D.it is a democratic independent country小题4:"Rather shoeless than bookless" means         .

A.they regard books more important than shoes.

B.they would rather have shoes on than write books

C.they prefer traveling to reading

D.they prefer not to have shoes or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