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

(一)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小题1:下列各句中的“得”,意思是“收获”的一项是(   )

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此余之所得也

D.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小题2: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马之千里者小题3: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A.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

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迈苏要去饶州的德兴县

C.余下齐安的船,要去临汝,并且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

D.余下的船从临安出发,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小题4: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

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二)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小题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看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说明情况小题6:“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一句,联系前文,根据“深思慎取”的精神,作者论述有遗漏的词句吗?如有,试完整地补出来。

                                      

小题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⑵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三)

陶鲁,字自强,荫授新会丞。当是时,广西瑶流劫诸府,破城杀吏无虚月。香山、顺德间,土寇蜂起,新会无赖子群聚应之。鲁召父老语曰: “ 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 ” 皆曰: “ 诺。 ” 乃筑堡砦,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冲,建郭掘壕,布铁蒺藜刺竹于外,城守大固,贼来犯,辄击破之。天顺七年,秩满,巡抚叶盛上其绩,就迁知县。寻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仍知县事。鲁善抚士,多智计,谋定后战。凿池公署后,为亭其中,不置桥。夜则召部下计事,以版度一人。语毕,令退。如是凡数人。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故常得胜算而机不泄。羽书狎至,戎装宿戒,声色不动。审敌可乘,潜师出城。中夜合围,晓辄奏凯。贼善侦,终不能得其要领。历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兵事。大小数十战。凡斩首二万一千四百有奇,夺还被掠及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奇,两广人倚之如长城。然鲁将兵不专尚武,尝语:“ 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 每平贼,率置县建学以兴教化。

(《明史•陶鲁传》)

小题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荫授新会丞荫:私下,暗地。

B.缮甲兵缮:修补,整治。

C.羽书狎至狎:交替,轮番。

D.审敌可乘审:审查,弄明。小题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陶鲁“多智计,谋定后战”的举措的一组是(   )

① 不早备且陷  ② 乃筑堡砦  ③ 建郭掘壕  ④ 为亭其中

⑤ 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  ⑥ 潜师出城  ⑦ 化之为先

A.①②⑤

B.④⑤⑥

C.③④⑦

D.⑤⑥⑦小题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鲁初登仕途,正遇上两广境内贼寇横行,陶鲁号召地方百姓练兵筑垒,抵御流寇。

B.由于抗击贼寇功绩卓著,陶鲁深受上司的赏识,或因任职期满而升职,或提拔兼职。

C.陶鲁善于安抚人心,又处事缜密,多谋善断,出奇制胜,因此深受两广人民的倚重。

D.陶鲁虽然连胜贼寇,未离军旅,但并不擅长武艺,他主张教化为先,剿杀只是辅助。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D

小题5:B

小题6: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

小题7:⑴ 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达到目的地。

 ⑵ 这就是治学的人不能不深思熟虑和谨慎择取的原因

小题8:A

小题9:B

小题10:D

小题1:略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略

小题5:观,景观

小题6:略

小题7:略

小题8:略

小题9:略

小题10:略

参考译文

陶鲁,字自强,因先辈的功勋被授职为新会县丞。在此时,广西瑶民流窜劫掠各府,没有一个月不攻破城池、杀死官吏的。香山、顺德一带土匪成群,新会县那些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成群聚集与他们相呼应。陶鲁召集有威望的长者,对他们说:“贼寇的气焰似要吞灭我们的县城,如果不早作准备就将会陷落,你们这些人能率领子弟捍卫吗?”他们都说:“行。”于是就修筑营寨,整治武器装备,训练兵勇,要凭一座孤城来抵御敌寇的进攻。他们修建外城,挖掘壕沟,并在外面布置了铁蒺藜、刺竹等,使城防十分坚固,敌寇若来进犯,总是把他们击败。天顺七年,陶鲁任职期满,巡抚叶盛上奏他的功绩,朝廷就近提升,让他主持县政。不久,他又因攻破贼寇的功绩,晋职广州同知,而仍然主持新会县的政事。陶鲁善于抚慰士人,足智多谋,谋略确定后才去作战。他在办公处所后面开凿一个池塘,在池中建一个亭子,却不建桥梁。夜间就召部下到亭中议事,用木板把他渡过来,商议完毕,让他回去。像这样总共跟几个人商量,才综合比较选择其中最好的采用它,因此他常能克敌制胜却又不泄露机密。当警报轮番到来的时候,陶鲁身穿军服,素有戒备,敛声屏气,神色庄重,等到弄清敌人的弱点,才秘密派兵出城,半夜把敌军包围,早晨就取得胜利。敌寇虽然很善于侦探,却始终不能把握陶鲁的要领。陶鲁做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开军事,历经大小几十次战役,总共斩敌二万一千四百多,夺回被劫掠以及安抚使恢复旧业的人有十三万七千多,两广人倚重他,把他当作“长城”。然而陶鲁统帅军队却不崇尚武力,他曾说:“防治盗贼,要先感化他们,万不得已才杀死他们。”每当平定贼寇,都在那里设县建校来教化当地人民。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