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配伍题 B型题

68.男孩,1岁。因智能发育落后,半年来反复惊厥发生。体检:表情呆滞、毛发色浅,脑电图呈高峰节律紊乱,血浆苯丙氨酸1.22mmol/L(正常值,0.061~O.18mmol/L)。静脉注射四氢生物蝶呤5mg后5小时查血浆苯丙氨酸浓度为O.18mmol/L。此患儿诊断为()
69.女孩,12岁。因震颤、表情呆滞进行性加重4个月来诊。体检:四肢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动作僵硬,起动困难,口齿不清,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裂隙灯下可见角膜边缘棕灰色色素环。尿蛋白++,此患儿诊断是()
70.男,9个月。智能发育障碍。面容愚笨,表情呆滞,眼距宽,眼裂小,外眦上翘,腭弓高,伸舌,血清T4,148.2nmol/L(正常值65.5~170.3nmol/L。),TSH2.0mU/L。(正常小于10mU/L)。染色体核型为47,xy,+21。此患儿诊断为()

A.经典型苯丙酮尿症

B.非经典型苯丙酮尿症

C.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D.Down综合征

E.肝豆状核变性

答案

参考答案:B,E,D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内阅读。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  )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沮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请在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颓丧—(  )    闻名—(  )   相像—(  )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简单—(  )    永久—(  )   严格—(  )

5.“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_____________,我们在生活中也遇到过这样的诱惑,如:_____________。

6.当年那件让孩子“沮丧”的事,与后来他成为“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文中画“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所以把它放回湖里,这是正确的。道德选择就是这样简单。但从作者放鱼回湖时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道德实践之难。实践道德,放掉到手的鱼,就是要放弃个人利益。

B.道德选择很简单,就是留下或放走到手的鱼,既然没人看到,留下鱼也没有关系。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