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社区居委会王主任为你提供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北京市开展“社区养老”的原因。(4分)
【材料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一个国家(地区)65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这个国家(地区)则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北京市户籍总人口为1197.6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52.9万人,占总人口的12.8%,北京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北京市养老设施十分有限,全市共有养老机构324所,平均每百位65岁以上老年人仅有床位2.3个。另外,调查显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53.3%的市民因不愿离开家人,首选依托社区居家养老,另有22.1%的市民宁愿自聘保姆也要在家养老。
(数据来源:①《北京市200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②2010年5月11日《北京日报》)
【材料二】
2007~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及老年人口状况
年度
总人口数(万人)
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例(%)
2007
1213.3
158.8
13.1
2008
1229.9
162.2
13.2
2009
1245.8
168.8
13.5
(数据来源:①《北京市200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②《北京市2008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③2010年5月14日《北京晚报》)
答: 
答案

①北京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②北京市养老设施十分有限。

③大多数市民愿意居家养老。④北京市老年人口比例还在逐年增加。

此题考查学生对综合概括能力,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材料,注意关键语句分析提炼即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请用最简单的文字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

(1)北国之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国之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都的秋》中为什么要写南国之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倒数第二段中“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对这句话请从修辞的角度作一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