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请用最简单的文字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
(1)北国之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国之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都的秋》中为什么要写南国之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倒数第二段中“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对这句话请从修辞的角度作一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清、静、悲凉。(2)慢、润、淡、多雨少风。(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词语,来表明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特点。)
2.形成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喜爱与向往。(目的是突出北国之秋的韵味,表达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3.用对比、比喻,强调北国之秋色味浓厚,抒发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先找出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句子内容来作分析。)
4.对北国之秋执著的喜爱与眷恋。(最后一段体现了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