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我国及至世界的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1)联合制碱法中的“碱”化学式为______,属于______(填“酸”“碱”或“盐”),它的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碳酸氢钠是制碱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碳酸氢钠俗名叫______,它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25℃时,将a g碳酸钠溶解于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此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_g.向此溶液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

(1)联合制碱法中的“碱”化学式为Na2CO3;从Na2CO3的结构看,它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钠的溶液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2)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它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  
.
 
Na2CO3+H2O+CO2↑;

(3)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a
a+100
×100%=
100a
a+100
%;由溶解度的定义可知,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质量即是此物质该温时的溶解度,题目水恰为100g溶解的溶质质量为ag,且恰饱和,故此时其溶解度为ag;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答案为:(1)Na2CO3,盐,Na2CO3+Ca(OH)2═CaCO3↓+2NaOH;

(2)小苏打,2NaHCO3

  △  
.
 
Na2CO3+H2O+CO2↑;

(3)

100a
a+100
%,a,Na2CO3+2HCl═2NaCl+H2O+CO2↑.

填空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并回答问题。

(1)《春秋左传·宣公二年》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

(2)《春秋·宣公二年(晋灵公十四年)》:

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请问第一段文字中是否有虚构叙事?如有,请举例说明如此虚构是否符合历史叙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