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玉渊潭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 图二 韩家湾村农民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
材料二 邓 * * 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三 1979-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
国家 |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日本 | 印度 | 中国 |
增长率 | 2.5 | 2.1 | 2.2 | 3.1 | 5.2 | 9.8 |
图一: 图二:
(2)认真阅读材料二,分析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 )(2分)
①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②引进外国的管理经验,
③学习外国知识 ④扩大对外交流和联系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③④
(3)从材料三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处于 (稳步增长/缓慢增长/高速增长)期。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1)图一: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或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大跃进”时期,十年探索时期)。图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或改革开放时期)。
(2)A (3)高速增长;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题目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图片中“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告诉我们,图一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图片中“农民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告诉我们,图二是我国在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时的场景,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或改革开放时期)。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相关史实的理解与运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通过这些经济特区来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故选A。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所取得成就的原因的掌握。从图表中很容易就可以看得出与同期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高速增长期,结合材料中提供的时间“1979-1997”,可以推断,这一个时间段是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所以经济发展处于高速增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