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汉字的优点是否即是一切象形文字的优点呢笔者认为,汉字决非仅仅是象形文字。汉字不仅具象(象形),而且有想象(形声、会意、转注)和抽象(指事、假借)。古人的“六书”法则早就指出了这一点。汉字是兼具象、想象与抽象三者为一体的艺术化文字。这恰恰道出了汉字永存于世的最根本的奥秘。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正因为缺少了这一点,从而变成了人类历史文明陈迹。汉字从它被创造的第一天起,就不仅是信息运载的工具,也是中国人赋予美感的艺术创作对象。世界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个民族(学习汉字的日本人等除外)像中国人这样,把书写自己民族的文字当作民族最崇高的艺术创作来对待。中国人的汉字书法,从甲骨文起,每一次字体的嬗变,都伴随着艺术美感的集约化过程。正是这种过程,逐渐造就了汉字的信息“集装箱”功能。换言之,是中国人对美感的无穷无尽的追求引领着民族文字的进化和发展。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实际上人类文明也是由人类的美感引导着向前进化和发展的。这是一个深刻的人性的真理。
中国的汉字书法是一门从具象出发,而兼及想象和抽象的综合性视觉艺术,他给予人们的美感不仅是崇高、和谐。自由,而是集崇高、和谐、自由于一体的温柔敦厚、安定平和、淡泊隽永。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值得人们欣赏的是它的艺术品位、风味和韵味。味道离不开作品,也无不与作者的人品、文品具有千丝万缕的牵连。纵览古来的书法名家,很少有仅以书技名世者,钟张二王、欧虞颜柳、苏黄米蔡,赵董文祝,不是朝廷名臣,便是文坛名将。书法艺术的品位紧紧与人品、文品关联。如同汉字的贵族气,或言精英气更恰当,不过,这种精英气也极易变成庸人气。在这里,高雅与低俗,往往在乎人。正因此,中国书法艺术有别于雕塑、绘画、音乐等再现自然美感的艺术,而是具有浓厚的人性美感、自我表现意味的艺术。人们通常说,书如其人,字如其人,这是极有道理的。写字不仅判断人,更能培育人,这与书法艺术的综合特点分不开。笔者认为,书法的美育价值更甚于它的审美价值,极有利于综合开发儿童(乃至成人)的空间具象、运动(时间、速度)想象和符号抽象的直觉能力,从而极有利于全面地调动人类感官和大脑两半球的智慧和潜能。
(节录自黎鸣《汉字:统一人类语言的最佳选择》,略有删改)

下列关于汉字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汉字是象形文字,它具有一切象形文字的优点。
B.汉字是兼具象、想象和抽象三者为一体的艺术化文字。
C.汉字永存于世的根本奥秘在于它具有美感。
D.汉字被创造出来以后就具有信息“集装箱”的功能。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语段的理解能力。由文中第一段“每一次字体的嬗变,都伴随着艺术美感的集约化过程。正是这种过程,逐渐造就了汉字的信息“集装箱”功能。”来看,汉字是在发展过程中造就“集装箱”的功能的。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伎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帧,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人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頮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伎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拘人清梦甚惬。

(选自明·张岱《西湖七月半》)

注:①优傒:歌舞演员及仆役。②頮hui,洗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竹肉相发指竹子的内部组织

B.名伎闲僧,浅斟低唱倒酒

C.弱管轻丝,竹肉相发弦乐器

D.速舟子急放断桥催促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一一族拥而去

B.以故二鼓以前怖以关门

C.向之浅斟低唱者出以五类看之

D.亦不作意看月者匿影树下者亦出小题3:下列选项中属于作者最为贬斥的一类人的一组是(3分)

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B.亦船亦声歌,名伎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C.不舟不车,不衫不帧,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人人丛,昭庆、断桥,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

D.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

D.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以旁观者的姿态,描绘了七月半赏月的三教九流,将看月之人分成五类。

B.第二段承接第一段,描写俗人们赏月后匆匆回家的场面,讥笑他们看月只是为了凑热闹、图虚名、附庸风雅而已。

C.末段写作者独自赏月,陶醉于明月之下的自然风光里,与第二段描写的俗人们的情态形成鲜明的对比。

D.这篇记叙文性散文的主旨不在于描绘西湖的山水,而在于描摹世态风情,寄托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小题5: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3分) 

韵 友 来 名 伎 至 杯 箸 安 竹 肉 发 月 色 苍 凉 东 方 将 白 客 方 散 去 吾辈 纵 舟 酣 睡 于 十 里 荷 花 之 中 香 气 拘 人 清 梦 甚 惬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h

①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3分) 

②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额面。(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