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13年3月22日至30日,国家 * * 习 * * 应各国领导人的邀请,对俄罗斯、南非共和国等国家进行国事友好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俄罗斯和我国的黑龙江省北部以哪条河为界

A.黑龙江

B.乌苏里江

C.鸭绿江

D.松花江小题2:中国与俄罗斯相比,相似的地理特征有

A.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B.河流自西向东流

C.农耕区主要分布在东部

D.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小题3:2013年3月25日,习 * * * * 到访南非。下列有关此时叙述正确的是

A.南非昼长夜短

B.加拿大开始进入秋季

C.太阳正运行在③与④之间

D.我国各河流开始进入枯水期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题目分析:

小题1:俄罗斯和我国的黑龙江省北部以黑龙江为界。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俄罗斯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的东欧平原上,俄罗斯大河自南向北流,两国自然资源总量都很丰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3月2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往北移动,为北半球的春季;南非昼短夜长;太阳运行到③和④之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点评: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地形分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境内有欧洲最长的伏尔加河,交通以铁路为主,有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阅读理解与欣赏

比较阅读(1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分)

A.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D.无案牍之劳形小题2:.根据你对文段的理解,完成下列各小题。(2分)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的作用是:

小题3:.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2分)答:

小题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