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
无极,无有一极也,无有不极也。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得而后见有德德犹得也储天下之用给天下之得者举无能名言之。天曰无极,人曰至善,通天人曰诚,合体用曰中,皆赞辞也,知者喻之耳。喻之而后可与知道,可与见德。(选自清·王夫之《船山思问录》,有删节)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 6 处)(6 分)
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得而后见有德德犹得也储天下之用给天下之得者举无能名言之。
小题2:王夫之和 以及 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2分)
小题3:王夫之所认为的“喻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1: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得而后见有德/德犹得也/储天下之用/给天下之得者/举无能名言之。(6分,每处1分,错漏均须扣分,扣完为止)
小题2:顾炎武,黄宗羲。(2分)
小题3:通天人曰诚,合体用曰中。(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也”“焉”“乎”“矣”“哉”“欤”“耶”等句尾虚词, “故”“夫”“盖”“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复句之间的关系。行而后知有道(陈述主体变化)道犹路也(句尾语气词)得而后见有德(注意和前文对应)德犹得也(语气词)储天下之用(并列)给天下之得者(句子中间,表停顿)举无能名言之。
小题2: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文学常识考核的题目,平时注意积累。
小题3: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注意“喻之”,“之”之前面的内容,前面的内容是“天”“人”,后面是“通天人”指二者合一,指作者强调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