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10年春节后,沿海省份出现了比往年更为严重的用工短缺现象,许多企业主亲自开着豪车抢工人;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严重,广东省估计短缺200万。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对用工短缺原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已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

B、世界经济回升,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加工定单增多

C、近几年,中、西部经济发展较快,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的现象

D、沿海地区的生活成本提高速度快于工资的提高

2、下列对沿海用工短缺现象造成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促使当地企业升级或转型

B、我国人口继续大规模由内地向沿海地区迁移

C、促进沿海地区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D、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迁移

答案

1、A

2、B

问答题

某工程合同工期37d,合同价360万元,采用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单价合同,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单价、措施项目单价均采用承包商的报价,规费为人、材、机费和管理费与利润之和的3.3%,税金为人、材、机费和管理费、利润、规费之和的3.4%。业主草拟的部分施工合同条款内容如下:

(1)当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中工程量的变化幅度在10%以上时,可以调整综合单价;调整方法是:由监理工程师提出新的综合单价,经业主批准后调整合同价格。

(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量的变化幅度按比例调整,专业工程措施费不予调整。

(3)材料实际购买价格与招标文件中列出的材料暂估价相比,变化幅度不超过10%时,价格不予调整,超过10%时,可以按实际价格调整。

(4)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生极其恶劣的不利自然条件,工期可以顺延,损失费用均由承包商承担。

在工程开工前,承包商提交了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图5—7所示,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清单中D工作的综合单价为450元/m3。在D工作开始之前,设计单位修改了设计,D工作的工程量由清单工程量4000m3增加到4800m3,D工作工程量的增加导致相应措施费用增加2500元。

事件2:在E工作施工中,承包商采购了业主推荐的某设备制造厂生产的工程设备,设备到场后检验发现缺少一关键配件,使该设备无法正常安装,导致E工作作业时间拖延2d,人工窝工费损失2000元,机械窝工费损失1500元。

事件3:H工作是一项装饰工程,其饰面石材由业主从外地采购,由石材厂家供货至现场。但因石材厂所在地连续多天遭遇季节性大雨,使得石材运至现场的时间拖延,造成H工作晚开始5d,人工窝工费损失8000元,机械窝工费损失3000元。

[问题]

指出业主草拟的合同条款中有哪些不妥之处,简要说明如何修改。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