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重要的书籍。这部书受到国际上一致推崇,成为药物学界引用的药典。李时珍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的是他深入实际,不辞辛苦,“访采四方”,十分重视直接经验。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时候,已经有了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进行过许多实地考察,做过不少实验,甚至自己吞服一些药物,亲自体验这些药物的作用。他还下过煤窑,到过炼铅炼汞的作坊,研究工人的中毒现象和职业性疾病等等。但是他并不满足,仍然感到自己的直接经验太少。于是在他年近半百的时候,又别离了妻子儿女,带着徒弟庞宪和儿子建元,穿上草鞋,背起药筐,—拿起药锄,带上医书和笔记本,走出家门到实践中增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他们以自己的家乡湖北蕲州为起点,历尽风霜,长途跋涉,先后到了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几年之间,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正因为李时珍重视实践,有丰富的直接经验,所以,他才能获得许多新知识,纠正了前人不少谬误,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科学医著。千百年来,《本草纲目》一直是中医学的宝典,在这个理论体系下,产生了众多享誉世界的中医专家,他们将《本草纲目》的诸多理论用于临床治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草纲目》为世界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请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下列问题:(1)李时珍为什么要“访采四方”(2)结合材料阐述如何才能实现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参考答案:
解析:(1)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在形式上超脱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这是它的特点和优点,但也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要弥补这个不足就必须依靠感性认识即直接经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 李时珍要想达到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写成《本草纲目》),必须要有足够的感性认识作为基础,即需要通过大量的直接经验来说明理性认识,因此,也就离不开“访采四方”了。 (2)要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首先,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尽可能地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李时珍就是四处搜集各种写作《本草纲目》的材料。其次,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因为只有认识了本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现象,也才能指导实践。从现象进入本质是认识的深化,但不是认识的结束,还要继续深入研究更深层次的本质。李时珍对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加工,不仅发现了许多新的理论,而且还纠正了不少以往理论上的谬误。而要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般性的东西,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个别的、具仍的事情。其次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向实践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这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决定性的环节。《本草纲目》作为中医学的理性认识成果,在较长时间内,都被广泛用于各种中医学的实践活动,这是对理性认识到实践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