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材料一 梁启超在1902年4月《与夫子大人书》中,他直截了当对康有为说:欲“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日本以讨幕为最适宜之主义,中国以讨满为最适宜之主义……满廷之无望久矣”

材料二  梁启超自美洲考察归来后,……并激烈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他说:“若夫数百年卵翼于专制政体之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 ……排满革命,实行民主共和还为时尚早。”

——上述材料均摘自于《从<新大陆游记>看梁启超思想的突变与还原》

(1)依据材料一归纳梁启超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持上述主张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梁启超激烈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原因。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看,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

答案

(1)主张:学习日本,通过革命反对满族的统治。(2分)原因:日本倒幕成功,成为学习的榜样;变法失败,对清政府感到失望。(4分)

(2)原因:国民素质低;缺乏自治能力,缺少公共道德;实行民主共和的时机不成熟。(6分)变化:从主张革命到反对革命,由倡导民主共和转到君主立宪。(2分)

题目分析:第(1)问,分析材料“日本以讨幕为最适宜之主义,中国以讨满为最适宜之主义……满廷之无望久矣”可见他主张学习日本,通过革命反对满族的统治;发生变化的原因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与中国的状况总结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中所述“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 可知梁启超认为中国,国民素质低;缺乏自治能力,缺少公共道德;因此坚决反对民主共和,对比材料一可见梁启超由革命转向立宪

点评:此类题目依托新材料进行考察,主要考查的使学生的阅读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与课本所学的知识联系不紧密。在解答此类题目时,注意把握好两点,其一解读要准确,这是解对题的前提;其二,要全面,这时的高分的关键。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