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材料:自2007年2月“虐猫事件民间追缉令”事件以来,“诈骗犯网络追缉令”、“武校少女功夫色情照片通缉”、“通缉南宁欠债女大学生”等接踵而来,民间“网络通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通缉南宁欠债女大学生”事件中,陈某的电话号码、QQ号码、学校住址、家庭住址、照片以及她男朋友的照片全部被曝光在网上,陈某受尽骚扰无奈报案;民间的“网络通缉”已逐渐形成滥发之势,甚至产生“人肉搜索”这一互联网流行用语。海外媒体称这一现象为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
请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要求]
1.用相关的法学知识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观点和理由;
2.说理充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表述准确;
3.答题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人肉搜索”是当前互联网上的流行用语。在“武校少女功夫色情照片通缉”、“通缉南宁欠债女大学生”等事件中,“人肉搜索”在追查当事人信息方面都发挥重要了作用。然而,“人肉搜索”容易侵犯当事人隐私,由此产生了如何正确行使个 * * 利的问题。
所谓“人肉搜索”,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通缉”,搜集相关当事人的信息。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网友们在网络上揭发和曝光不道德和不文明行为,是网友行使言论自由权的方式。对于那些违反道德和法纪的行为人,网友们通过“人肉搜索”使其元处藏身,从而震慑了社会不良分子,净化了社会的空气。
但是,网友的言论权并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权利是自由的体现。关于自由,罗马法的定义是:凡是得以实现其意志而不为法律所禁止者,是为自由。可见,权利行使的前提,是不为法律所禁止。法律是秩序的维护者,那些侵害他 * * 利和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是为法律所不容的,也是权利行使的禁区。“人肉搜索”等现象的出现,使得言论自由变为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人肉搜索”将当事人甚至其家人的详尽个人信息公布在网络上,使得他人的私人信息毫无秘密而言,势必导致其私人生活更无安宁,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人肉搜索”现象,暴露了当前部分网民缺乏正确行使权利的观念。网民们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同时,一定要尊重他人包括隐私权在内的各种人身权。

解析:
本题的答题思路:第一,概括材料,提出论点:“人肉搜索”问题反映了个人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的问题。第二,结合材料,分析问题。(1)解释“人肉搜索”的概念。(2)分析“人肉搜索”存在合理面,是网友行使言论权的体现,有利于净化社会空气。(3)分析“人肉搜索”存在的弊端。①理论阐述权利不得滥用。②结合案例,分析“人肉搜索”侵害当事人的隐私权。第三,总结升华观点。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