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结核性脑膜炎

A.糖正常,氯化物升高,蛋白明显下降,细胞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B.糖明显下降,氯化物下降,蛋白明显升高,细胞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C.糖明显下降,氯化物下降,蛋白明显升高,细胞数升高、以淋巴增高为主
D.细胞数增高,淋巴为主,糖正常,氯化物正常,蛋白升高
E.糖明显升高,氯化物正常,蛋白正常,细胞数正常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考点评析]
1.不同病原菌引起的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在临床表现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主要依靠脑脊液常规及缅菌学检查结果鉴别。
2.病毒性脑膜炎——除有一般脑膜炎特征外,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不重。脑脊液外观清亮或微混,细胞数多在300×106/L以下,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定量正常或略高,糖及氯化物含量正常,细菌学检查阴性。
3.结核性脑膜炎——常有结核病接触史。起病较慢,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可伴肺部或其他部位结核病灶。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混浊,细胞数多在 500×106/L以下,蛋白含量增高,糖及氯化物含量减少,静置24小时可见薄膜,将薄膜涂片可找到结核杆菌。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华 清 宫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 清 宫  

崔 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华清宫: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宫。

小题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吴诗“四郊”二句,是说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乌云密布,但只有落在华清宫中的雪即刻就融化了,点出了宫内与宫外的不同。

B.吴诗“绿树”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已非常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

C.崔诗“草遮”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磴道因御驾匿迹而格外冷清,杂草已将石磴掩盖,与吴诗中的华清宫形成鲜明反差。

D.崔诗“明月”二句,诗人描绘了多情的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玉阑纵存,已无人相依,突出了荒凉寥落的氛围。小题2: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吴诗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宫外宫内两个不同的世界进行比较,揭露了唐朝统治者不顾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继续在宫中过着奢侈生活的丑恶现象。

B.崔诗先写华清宫白天的景色,荒草丛生,寂无声息,宫中之树,直插云霄;再写夜间之景,以“明月自来还自去”比喻诗人孤寂的心境,情景相称,诗的韵味更加浓郁。

C.吴诗以讽刺见长。开头两句,一个“飞”字,突出雪大风猛,一个“暗”字,更显雪意正浓,接着轻描宫中“落旋干”的景象,此句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

D.崔诗“云树深深碧殿寒”句形象地描绘了宫中树木高入云端,碧绿依然的景象,但一个“寒”字,把宫中富贵繁华,珠歌翠舞,锦衣玉食一扫而空,使其充满寒冷的气氛。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