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场景(十一) 甲建筑工程公司与乙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承包合同,由甲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乙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某住宅小区项目,工程竣工后乙房地产开发公司向甲建筑工程公司支付工程款600万元。甲建筑工程公司为了偿还向丙建筑材料公司购买建筑材料的货款,将承包合同获得600万元工程款的权利让给丙建筑材料公司,并书面通知乙房地产开发公司。后来,该项目在竣工验收时被认定为不合格,而丙建筑材料公司向乙房地产开发公司主张债权遭到拒绝。
根据场景(十一),回答下列问题: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是( )。

A.合同中未约定履行顺序

B.对方当事人没有履行债务或者没有正确履行义务

C.对方的对等给付是可履行的义务

D.应当先履行的对等给付是可能履行的义务

E.应当先履行合同的一方丧失商业信誉

答案

参考答案:A,B,C

综合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38年3月—4月间,召开了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对民族主义作了阐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关于民族主义有两方面的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主义于抗日战争期间能充分发挥其精神力量,则此精神与力量,为今日捍御外侮之要素,亦即他日复兴民族之基础也。

——荣宁《略论国共两党抗战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1938年4月1日,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更明确规定:一、“本独立自主之精神,联合世界上同情于我之国家及民族,为世界和平与正义,共同奋斗”;……三、“联合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势力制止日本侵略,树立并保障东亚之永久和平”……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就民族成长的历史来说,我们中 * * 是多数宗族融合而成的。融合于中 * * 的宗族,历代都有增加,但融合的动力是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合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即为各宗族共同的命运的记录。此共同之记录,构成了各宗族融合为中 * * ,更由中 * * ,为共御外侮以保障其生存而造成中国国家悠久的历史。”

——邹丽慧《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民族主义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抗战时期蒋介石民族政策的内涵。(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蒋介石民族政策的影响。(6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