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有人主张以人为中心,有人主张以生态为中心。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答案

参考答案:(1)“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即是人类中心主义,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主张以人为核心的观点。无论是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在日益恶化的环境迫使下对自己观点有所修正的人类中心主义,都主张以人为本。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其道德地位优于其他物种,其他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仅有工具价值。

(2)“以生态为中心”即是生态中心主义,是一种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生态系统的伦理学说。生态自然观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生态自然观认为人虽然是大自然进化出来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存在物,但并不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

在现当代人们应该选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文明方式,而非上述两种中的任一种。也就是生态文明的新发展模式。

2、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途径

首先,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现的前提。只有充分的了解自然秩序及规律,人们才可能以此为依据,利用自然规律来达到满足人类需要的目的。

其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和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人们应该尊重自然界的权利以及价值,将自然事物视为人的身体的一部分加以关怀和爱护。

最后,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始终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我们要合理地调节和组织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优化达到和谐一致,建立人——社会——自然的有序和良性循环系统。

单项选择题 A型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监理单位承担了某政府机关的网络平台和机房建设工程的监理工作。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工程的承建单位是A公司,按照《合同法》的要求与A公司签订了工程建设合同并在合同中规定,A公司可以将机房工程这样的非主体、非关键性子工程分包给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公司。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A公司在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将其中的机房工程建设工作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B公司,并将分包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了监理单位。 

事件2:在机房工程的施工中,总监理工程师在巡视中发现施工人员为了赶工期,把信号线和电源线放在了同一条槽中,违反了有关规范中信号线防干扰的规定。总监理工程师随即要求B公司保护好施工现场并于2小时内将发生质量事故的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以便共同确认处理意见。 

事件3:签订合同后,A公司向监理提交了《网络工程建设进度计划》,监理审核后认为该计划符合要求并予以签认。 

事件4:工程验收是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收尾工作,A公司按《网络工程建设进度计划》规定的时间于9月10日完工,并于9月15日提出验收申请。在确认工程项目已经达到验收条件的情况下,三方决定对项目实施验收,成立的工程验收小组由5人组成,其中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1人、监理单位人员1人、外聘专家3人。

问题2:在事件2中,总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