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答案

答案:D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13分)

[甲]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小题1:找出甲段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2分)

小题2:解释划线的词。(3分)

习骑(       )    鞍马(       )   长而精(       )

其父(       )    男装(       )   益信(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小题4:甲段文字叙述的内容是                                   ;乙段的中心句是                       。(2分)

小题5:甲文中的“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两句诗有何作用?(2分)

小题6:读完这两段文字,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木兰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