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实验室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1.5mol•L-1稀H2SO4溶液100mL.

(1)计算所需浓H2SO4体积为______.

(2)量取所需浓H2SO4,应选用______.

(3)稀释浓H2SO4的方法(简要操作)______

(4)容量瓶使用前,检验其是否漏水的方法是______

以下操作会引起最后所配溶液的浓度发生什么变化,请填写(偏高、偏低、无影响)

(5)稀释后的浓H2SO4若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中,所配溶液的浓度将______

(6)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

(7)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_____

(8)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

答案

(1)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1000ρw
M
=
1000×1.84×98%
98
mol/L
=18.4mol/L,

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则18.4mol/L×V=0.1L×1.5mol/L,解之得:V=0.0082L,即8.2ml,

故答案为:8.2ml;

(2)为减小误差,所用量筒和所量取的与液体的体积相近,应用10ml量筒,故答案为:10ml量筒;

(3)稀释浓硫酸时,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即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故答案为: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4)容量瓶使用前,检验其是否漏水的方法是:在容量瓶中注入少量水,盖上瓶塞倒转观察,将瓶塞旋转1800再倒转观察,

故答案为:在容量瓶中注入少量水,盖上瓶塞倒转观察,将瓶塞旋转1800再倒转观察;

(5)稀释后的浓H2SO4若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中,会使溶液温度偏高,溶液冷却后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6)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答案为:无影响;

(7)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8)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王何?”

  注:①戴不胜:宋国大夫。②庄岳:庄,街名;岳,里名,都在齐都城临淄城内。这里代指齐都中的闹市区。③薛居州:宋国人。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的还是地位高低的都居住在薛居州那里,那君王和谁去做坏事呢?

B.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反问戴不胜,楚国大夫的儿子要学说齐国话,是找齐国的人教他呢,还是找楚国的人来教他好?

C.孟子认为如果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他周围用楚国话来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齐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

D.如果国君周围多是好人,那么国君也就会和大家一起向善做好事。相反,如果国君周围多是坏人,那么国君也就很难做好人了。

(2)请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学习者与所处环境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