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

选项用途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红磷用于制烟幕弹4P+5O22P2O5
B稀硫酸用于除锈Fe+H2SO4═FeSO4+H2
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3CO+Fe2O32Fe+3CO2
D天然气用作燃料CH4+2O2CO2+2H2O
A. A                     B.                      B  C.                   C  D.   D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A、红磷燃烧能生成五氧化二磷;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铁和水;

C、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D、甲烷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解:A、红磷燃烧能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正确;

B、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错误;

C、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正确;

D、甲烷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计算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可以从多种维度来考察。当我们对这两种政治文化从宏观上作一个粗略的观察后,有一种现象十分醒目。这里权且将其概括为“一”与“多”。无疑,这是一对模糊的概念,这里用来概括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特征。它们包括这两种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道路、它们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层面的表现以及隐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深处的政治思维定势和政治心态。

一一丛日云:《“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

(1)你认为“一”与“多”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基本表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一”与“多”两种个性特征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6分)

材料二 在追求“一”的政治心态支配下,政治主 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 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 归于“一”的冲动。得“一”则安,出现“多”、“杂”、“乱”则惶惶然。……自战国秦汉以后,作为政治制度上的“一”即定型为一种僵固的模式,一直到古代社会的终结,这个模式都没有突破。它一次次遇到危机,但它仍能在危机中屹立不动;它的表层结构一次次被破坏,但从深层结构中又一次次复制和再生出来。这种千年不变的历史塑成了中国人一种静态和循环的历史感。

一一丛日云:《“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

(2)自秦汉至明清,中国政治制度上的“一”是怎样一次次被破坏、又一次次复制和再生的? (6分)

材料三 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以多元主义为特征。这种多元主义的突出表现,就是在国家权力体系的最高层面,并存着两个以上平行的权力机构或掌权者。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水平的平面,是一个平顶山结构而不是一个金字塔式的尖顶。

——丛日云:《“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

(3)以雅典的权力机构为例说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的多元主义特征。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