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自2009年以来,我国的一些城市房价涨幅过快,人民群众望房兴叹。针对这种情况,国务院连续推出了包括限购、提高首付等一系列强有力的调控措施,至2012年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全线停涨,主要城市的房价开始下降。国务院在强调调控措施“坚定不移”的同时,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来抓,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加快保障房建设步伐。2011年全国开工建设保障1000万套,为实现“十二五”建设3600万套的保障房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加强楼市调控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加强楼市调控、加快保障房建设所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楼市调控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房价涨幅过快反映了市场调节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②针对房价涨幅过快,采取的加强楼市调控、加快保障房建设等相关措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③通过调控楼市,促进楼市稳定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2)①各级党委高度重视楼市调控和保障房建设工作,力求满足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是党的先锋队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②国务院推出一系列措施调控楼市、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是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各级政府通过稳定房价,加快保障房建设,努力实现“住有所居”,体现了我国政府的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①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我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楼市调控政策是在规范房地产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价值理念,有利于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我国政府在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中,加强宏观调控,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③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政府及时出台政策调控房价,加快保障房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百姓“住有所居”的目标,是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作出的正确价值选择。

材料分析题

2011年3月3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房价上涨问题和教育公平问题再次受到与会代表的热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些年来,不断攀升的房价打碎了众多“蜗居者”的梦。针对不断攀升的房价,2010年,我国楼市调控重拳频出,且目标直指投机性购房。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其中的调控政策十分严厉。新政实行严格的差别化房贷政策和研究制定引导住房消费、调节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抑制投机性购房和炒房。同时,增加住房的有效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等的查处力度。新政实施后,几近疯狂的楼市开始应声“退烧”。特别是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推出八条房地产调控措施,限购是重中之重。人们有理由相信,市场将给予更加积极的回应。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材料中“人们有理由相信,市场将给予更加积极的回应”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国务院 * * 温 * * 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是科学民主决策的一次伟大实践。在近两年的制定过程中,广纳群言、广集民智,两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充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专家学者建言献策,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期盼、意见和建议吸收到《教育规划纲要》中。《教育规划纲要》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全党全社会集体智慧的结晶。

材料三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新的起点,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 * * 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是如何体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教育规划纲要》的实行将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