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电解法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水中含有泥沙、Ca2+、Mg2+、Fe3+、SO42-等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步骤1:取一定量的粗盐,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配成粗盐水;

步骤2:向粗盐水中加入除杂试剂,然后进行过滤,滤去不溶物,再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调节盐水的pH;

步骤3:将得到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烘干即得精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的过滤操作需要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玻璃仪器。

(2)步骤2中常用Na2CO3、NaOH、BaCl2作为除杂试剂,则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3)步骤2中,判断加入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2中,若先用盐酸调节pH再过滤,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150 mL 0.2 mol/L NaCl(精盐)溶液,下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两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定容时仰视,则所配溶液的浓度

______0.2 mol/L(填“大于”或“小于”);若定容不慎超过刻度线,应采用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玻璃棒;漏斗

(2)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

(3)取所得溶液的上层清液1~2滴于滴定板上,再滴入1~2滴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混浊,则表明

BaCl2已过量

(4)在此酸度条件下,会有部分沉淀溶解,从而影响制得精盐的纯度

(5)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150 mL容量瓶;小于;重新配制

解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然而,我们也许是被联在一些电路里,以便贮存、处理、取出信息,因为这似乎是所有人类事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我们的生物功能,或许就是建筑某种丘。我们能够得到整个生物圈中所有的信息,那是以太阳光子流作为基本单位来到我们这儿的。当我们知道这些东西是怎样克服了随机性而重新安排成各种东西,比如,弹器、量子力学、后期四重唱,我们或许对于如何前进会有个更清楚的概念。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

  科学中使用的通讯系统应能为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积累机制提供简洁而易操作的模型。齐曼在近期《自然》杂志上著文指出,“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他接着写道:

  一份期刊把各种各样……大家普遍感兴趣的知识,从一个研究者传递给另一个研究者……一篇典型的科学论文总是认为自己不过是一条大锯上的又一个锯齿——它本身并不重要,但却是一个更大项目的一个分子。这种技术,这种使得许许多多以微薄的贡献进入人类知识库的技术,乃是17世纪以来西方科学的秘密所在,因为它获得了一种远远超过任何个人所能发出的共同的、集体的力量。改换几个术语,降低一下格调,这段话就可以用来描绘营造白蚁窝的工作。

  有一件事让人叫绝:探索(explore)一词不能适用于探索活动的搜索一面,但却起源于我们在探索时发出的声音(英文explore,其语源拉丁语explorare有“喊出”之意——译者)。我们愿意认为,科学上的探索是一种孤独的、静思的事。是的,在最初几个阶段是这样。但后来,或迟或早,在工作行将完成时,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存(     )型(     )微(     )

2.试结合对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的理解,说说为什么作者感到“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在文章最后提倡科技工作者“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援引“齐曼在近期《自然》杂志”上的论述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