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背景:

某矿将井筒冻结工程发包给施工单位A,将井筒施工工程发包给施工单位B。施工期间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原因,未能够及时给施工单位B腾出混凝土料场,为保证工期不延误,建设单位直接按设计混凝土强度与供应商签订了商业混凝土供应合同,并通知了施工单位B。

事件二:由于天降大雨,施工单位B的大型设备无法按时进场,延误了井筒的开工日期。事件三:施工单位B采用组合钢模板,施工至第5模时,模板变形、连接螺栓在丝扣处断开,造成事故。

问题:

1、事件一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2、事件二中设备无法按期进场可能造成哪些影响?如何将影响降低到最小?

3、该案例中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指标(质量标准)是什么?

4、事件三中事故原因分析?

5、冻结井筒的试挖条件有哪些?

答案

参考答案:

1、不合理。

由于是建设单位原因造成施工单位B无混凝土料场,不具备现场配置混凝土的条件。建设单位应提前通知施工单位B,并与施工单位B协商,如为保证工期,确实需要使用商混,应由施工单位B与商混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同时,建设单位应承担施工单位B提出的索赔要求,如配置混凝土设备的租金(或折旧费)、商混与自配混凝土的差价等。建设单位不应该直接与商混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然后再通知施工单位B。

2、大型设备无法进场,导致井筒无法按期开工。开工晚,易造成整个井筒被冻实,导致需要采用风镐或爆破法施工,影响施工进度。以上原因均会造成井筒的施工工期推迟,可能还会影响后续工程的施工及投产日期的推迟。

大型设备到场后,根据实际影响的施工天数,重新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压缩不必要的影响时间,尽最大可能将影响工期补回来。

3、水泥优先选用普通水泥(32.5级以上),不宜使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

混凝土用水应采用饮用水或干净的天然水。搅拌前应对水进行加热,水温不宜高于60-80℃,也可对砂、石加热,对搅拌机进行预热,保证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低于5℃。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塌落度。混凝土砂石级配良好。

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基本卸尽,搅拌时间长短一般为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商混中按配比添加泵送剂、防冻剂、速凝剂等外加剂。

商混入模前,应保证混凝土拌合料的均匀性,避免出现离稀、沁水,必要时应当再次搅拌。

5、①水文观测孔内的水位,应有规律上升,并溢出孔口;当地下水位较浅和井筒工作面有积水时,井筒水位应有规律上升。②测温孔的温度已符合设计规定。

③地面提升、搅拌系统、材料运输、供热等辅助设施已具备。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甲公司2008年发生了如下与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业务:
2006年1月20日,甲公司从M公司购买了A专利技术,经与M公司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合同规定,该项专利技术的价款总额为400万元,当日支付100万元,余款分3年付清,每年年末支付100万元,当日已办妥相关手续。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6%。该项专利技术法律规定的有效期为10年,甲公司预计使用5年后转让给第三方,并且估计5年后将该专利技术出售,将取得67.3万元的价款。甲公司对该专利技术采用年数总和法摊销。2009年,市场情况发生变化,经复核重新估计,该专利技术的预计净残值为140万元。
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将一项专利技术B出租给N企业使用,该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为800万元,按直线法摊销,净残值为0,摊销期限为10年,出租合同规定,承租方每销售一件用该专利生产的产品,必须付给出租方20元专利技术使用费。假定N企业当年销售该专利生产的产品10万件。甲公司应交的营业税为10万元。
2008年12月1日甲公司取得一项特许经营权,特许方为F公司,双方协议规定:今后 4年内,甲公司生产的B产品可使用F公司注册商标,但总产量不得超过40万件;甲公司应于2008年12月1日向F公司一次性支付特许经营权使用费100万元。2008年12月B产品共生产了5万件。[(P/A,6%,3)=2.673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6至8题。

关于甲公司所拥有的上述无形资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为400万元

B.A专利技术不应该按年数总和法摊销,无形资产只能按照直线法摊销

C.甲公司取得的特许经营权不需要确认无形资产,每期分摊费用时计入销售费用即可

D.A专利技术2009年不需要再摊销,直至净残值降至账面价值时再恢复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