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什么是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分析法举例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式。

答案

参考答案:

(1)心理学上反应时的定义是:“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反应时或反应的潜伏期。”它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明显的反应开始时所需要的时间,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反应时对于研究心理学中的感知觉内在过程有重要意义。

(2)相加因素法简称加法法,是斯腾伯格提出来的,是减数法的发展和延伸。20世纪,斯腾伯格发展了唐德斯的减数法反应时间,提出了加法法则。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分析这些不同阶段所花费的时间。

(3)相加因素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应用的典型范式主要有两个:

①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 让被试先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要求被试判定该数字刚才是否识记过,按键反应,记下反应时间。通过实验,斯腾伯格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短时记忆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四个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他认为信息提取过程包括相应的四个独立加工的阶段: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②开窗实验 开窗实验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并且能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就好像开窗一样,一览无遗。比如:给被试呈现1~4个字母并在后面标上一个数字,例如“F+3”等,四个字母相继出现,由被试自行按键,当呈现“F+3”时要求被试念出字母标上F后的第3个字母来(是I)。通过实验看出转换的加工过程。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