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小儿腹泻重度脱水,第一天静脉补液总量为(ml/kg)

A.60~90
B.90~120
C.120~150
D.150~180
E.180~210

答案

参考答案:D

综合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材料二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材料二、三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9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什么新观念?(3分)

(3)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三,指出其论证的依据。(2分)并结合材料及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6分)

实验题

(7分)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504双吸剂”,其成分为铁粉、生石灰等。实验小组同学对一包使用过的“504双吸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使用后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Fe + 2FeCl3 === 3FeCl2

【进行猜想】固体成分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进行实验】

甲同学的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     ,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试管中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中一定含有   

不含Fe2O3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底部有不溶物,

     

固体中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实验质疑:你认为甲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乙同学的实验:

       

综合上述实验过程和数据回答问题:

① 加足量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504双吸剂”使用后固体的成分是     

【反思与评价】

依据甲、乙同学的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甲同学实验中得到的浅绿色溶液中溶质一定有FeCl2、CaCl2

B.乙同学实验过程中共有3个反应发生

C.乙同学实验中得到的黄色溶液中溶质为FeCl3、CaCl2

D.甲、乙两位同学实验中都有气体产生,但生成的气体成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