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希西阿德,修昔底德,索福克利斯,欧里庇底斯

答案

参考答案:修昔底德(公元前455~400年或395年):古希腊历史学家,因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指挥不力而被放逐国外多年。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该书是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希腊城邦争霸战争的纪实,至于公元前411年,西古希腊史学的顶峰之作。全书秉持客观态度,史料翔实,表现出修昔底德的严谨精神。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前370年或356年):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勤奋钻研学问,知识广泛,在数学、教育等许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在古希腊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人们的认识是从事物中流射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与心灵而产生的。在伦理观上,他强调幸福论,主张道德的标准就是快乐和幸福。著有《小宇宙秩序》、《论自然》、《论人生》等,但仅有残篇传世。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重视伦理学,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的人,他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所以“美德就是知识”。在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的目的论,认为一切都是神所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慧与目的。在逻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苏格拉底提出了归纳论证,从具体实事中找出确定的论点,并注意一般定义的方法,对概念做出精确的说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认为是非有标准。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其主要哲学思想是“理念论”,对西方的哲学思想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又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理想国》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他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三等,第一等是治国的贤哲——哲学家;第二等是卫国的武士;第三等是农民等劳动者,其唯一职责就是为养活前两个等级服务。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逃往梅加腊避难。后来他到各地游历,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并创办了学园。学园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机构,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他在世界观方面是个二元论者,摇摆于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同时,他又主张推动物质发展、决定物质形式的世界最终动力是神。他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家管理。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学术研究,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埃斯库罗斯:古希腊悲剧的真正创始者,恩格斯称他为“悲剧之父”。他共写过90部悲剧作品,流传下来的只有7部,著名的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颂扬了主人公抗拒命运、不畏强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他的《波斯人》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地描述了萨拉米海战中希腊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索福克利斯:雅典悲剧作家,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描写了主人公俄狄浦斯不愿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经历了各种曲折,但仍未摆脱杀父娶母的厄运,成了命运的牺牲品。亚里士多德认为它是希腊悲剧的典范之作。
欧里庇底斯:雅典悲剧作家,其代表作《美狄亚》,描写主人公深爱自己的丈夫,但丈夫却另寻新欢。她的心由极爱转为极恨,毒杀了丈夫的新恋,杀掉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以示对前夫的惩罚,实现了悲剧的结局。
色诺芬:古代希腊著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色诺芬反对希腊的民主制度,拥护斯巴达的贵族专制政体。后来投靠斯巴达国王阿格西劳斯二世,与雅典为敌,被雅典公民大会判处流放,长期寄居斯巴达。公元前365年,雅典与斯巴达结盟反对底比斯,因而解除了对色诺芬的放逐令。晚年移居科林斯。色诺芬著述丰富主要有《希腊史》、《长征记》、《斯巴达的政治制度》、《经济论》、《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等,提供了公元前5和公元前4世纪社会各方面的重要资料。
阿里斯多芬:雅典最杰出的喜剧作家,代表性作品有《阿卡奈人》、《骑士》、《云》等。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讽刺精神,是一幅稚典城邦政治和思想文化生活的风俗画。恩格斯将其称为“喜剧之父”。
老普林尼:是帝国前期罗马自然科学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的著作有6部,但只有《自然史》保存了下来。《自然史》共分37卷,是他参考了2000多种著作写成的,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医药卫生、物理化学、雕刻绘画等许多方面的知识,是欧洲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改错题

材料一:《1850—1990年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的比例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

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材料三: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我们希望美中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12年2月15日习 * * 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的演讲

回答(1)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持上升,请分析原因。(至少答两点)(2分)

(2)1929年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原因何在?(1分)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1分)

(3)图示美国经济比重在40世纪50年代达到顶点,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推行了什么政策?(1分)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有什么启示?(1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始于何时?(1分)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

(5)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是什么?(1分)

(6)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1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