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小丹的爷爷当年是一位志愿军战士,它经常唱着下面这首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志愿军是什么时候跨过鸭绿江的?他们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2)这支军队的战士被中国人民誉为什么?

                                                                                                                                                              

(3)打败美国野心狼在什么时间?标志是什么?

                                                                                                                                                             

(4)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答案

(1)1950年10月   保家卫国

(2)最可爱的人

(3)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4)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

    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办法之一就是背书。

  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A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B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①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②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1.在第2段A、B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画线处,“跳舞”“基本舞步”喻指什么?它所表达的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段中①和②分别采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4.第1段加线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