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在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配置时,可以调用Windows 2000/XP/2003下的超级终端程序,以便进入交换机的虚拟操作台,如下图所示。请将图中空(4)~(8)所缺的配置参数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

试题一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3,将答案填入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目前大多数交换机都为可管理的交换机,可以为其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参数,使其成为网络中的一台主机,从而可以远程管理和配置交换机。

A.Xon/Xoff

B.硬件

C.无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对于[问题1],一般来说,交换机和路由器可以用6种方式来设置:①通过Console(控制台)端口连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②通过AUX端口连接MODEM,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相连;⑧通过TFTP服务器;④通过TELNET程序;⑤通过SNMP网管工作站(如CisccWorks 2000);⑥此外,如果在交换机中启用HTTP服务,还通过浏览器来配置。由此可见,IE、TELNET、超级终端分别是第⑥、④、①种方式所需要的软件。但交换机和路由器在第一次设置时,交换机中并没有配置如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参数,因此必须使用终端仿真软件,通过Console(控制台)端口来配置。
对于[问题2],在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配置时,需要使用一根特殊电缆,其一端接在交换机的console口,另一端应接到计算机的串行口上。
对于[问题2],在通过交换机的consolc口配置时,需要使用一根特殊电缆,其一端接在交换机的console口,另一端应接到计算机的串行口上。
对于[问题3],在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配置时,可以调用windows 2000/XP/2003下的超级终端程序,进入交换机的虚拟操作台。此时串口的硬件参数应设置为:每称位数——9600,数据位——8,奇偶校验——无,停止位——1,数据流控制——无。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万里长江第一塔

  在古城安庆,有一座巍然屹立的迎江寺振风塔。它是长江沿岸的罕见的古代建筑,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

  这座著名的振风塔,从明代穆宗隆庆二年(1568)开始兴建,隆庆四年(1570)建成,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塔高82.74米,八角八层,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建筑。据史志记载,主持建筑的是安庆知府王鹅泉(江西泰和人),图纸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彩依据白云观天宁塔的结构加以改造而设计绘制的。振风塔脚踏洁洁长江,头顶蓝天白云,庄重挺拔,气宇非凡。

  古塔如同一个直立的圆锥体,塔身浑厚坚固,由块石构成。从底座向上各层,周宽和高度均相递减小,皆有腰檐平座和二跳斗拱。古塔拔地而起,重檐上仰,嵌空玲珑,设计精巧。塔的每层八个飞檐的翘角上都悬有一个金黄色的铜铃,风吹丁当悦耳,令人心旷神怡!底层建有光彩夺目的八角飞檐木制回廊。由此入塔的小门,沿光滑而陡峭的石阶168级盘旋而上。每层塔门多变幻、游人往往迷失出入。塔内用砖石垒砌空心八方形厅室,无塔心柱,有精致的砖雕花门、斗拱,迥异多变。塔外有两米高的白石雕栏环卫,供游人凭栏眺望。登塔,可纵览长江风光,俯瞰安庆全景。观赏之余,陶然欲醉,给人以超拔升腾之感。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还有碑刻五十余块和多幅浮雕图案,刻画精致,古朴典雅。塔的第六层有一根单人难以合抱的圆形刹杆直通第七层和塔顶,塔顶是八方体“颁弥座”,上接半圆体“履钵”,和五个铁球“相轮”及葫芦“宝瓶”串在一起构成的塔刹,耸入云际,极为壮观。振风塔结构奇特,建筑工艺独树一帜。它既吸收了历史佛塔的优点,又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是华夏儿女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它深受游人赞赏,被誉为“塔影横江”,是安庆八景之一。

  400多年来,振风塔不知经历了多少狂风暴雨的袭击,至今仍完好无损,巍然挺立在江岸。它作为长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灯塔,给夜航的船舶指明了航向。

  现在,振风塔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它在十年内乱中遭受摧残,如今已修葺一新,以雄伟壮丽的风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享有“过了安庆不看塔”的美誉。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第三自然段文字划分层次。第一层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塔的建筑结构的?第二层的层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这句语中的“余”字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哪句话扣住了振风塔是“万里长江第一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