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假设没有其他税费)。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该企业原材料包括甲、乙两种,并将甲、乙两种原材料作为一类材料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甲材料的计划单价为80元/千克,乙材料的计划单价为60元/千克。该企业20×9年12月份有关账户的月初余额如下:

账户名称 借方余额(元)
原材料—甲材料 250 000
原材料—乙材料 300 000
材料采购—甲材料 50 000(系11月份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原
材料成本差异
16 012
12月份,该企业有关材料收入与发出的业务如下:
(1)3日,收到上月采购的甲材料60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
(2)5日,从外地X单位采购甲材料一批共计5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410 000元,增值税为69 700元;X单位代垫的运杂费12 000元,其中代垫的铁路运费为10 000元,款项及运杂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收到。运费可以按7%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3)7日,从本市Y单位采购乙材料一批计1 5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82 500元,增值税为14 02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未付。
(4)15日,自5日从外地X单位采购的甲材料运到。验收时实际数量为4 780千克,经查明,短缺的200千克系由于供货单位少发货,要求供货方退还多付款项,另20千克系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购入该批材料的运杂费全部由实收材料负担。
(5)28日,从外地购入乙材料50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收到,货款未付。月末,该批材料的发票账单仍未收到。
(6)12月份用甲、乙两种材料生产的丙产品资料如下:
①丙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三道工序,工时定额为150小时,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依次为30小时、90小时和30小时,甲、乙材料在产品开工时一次投入。
②12月初,丙在产品成本为267 850元,其中甲材料214 830元,乙材料20 500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32 520元。
③12月共发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为517 080元,领用甲材料1 500千克,领甩乙材料660千克。
④12月共完工丙产品1 950件。
⑤12月30日,丙产品的在产品为780件,其中在第一、第二和第三道工序的依次为150件、330件和300件。
(7)其他资料:
①在建工程领用乙材料500千克。
②对外销售甲材料500千克,每千克不含税销售单价为100元,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已全部收到并存入银行。
(8)2×10年1月1日,该公司与上市公司长歌公司签订债务重组协议,以库存甲材料偿还所欠长歌公司的债务,债务账面价值为328 000元,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注明材料价款272 000元,增值税46 240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该公司因与长歌公司债务重组而应确认的营业外收入为( )元。

A.9 760

B.11 680

C.12 218

D.56 000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债务重组的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 328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7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6 240
营业外收入 9 760
成本结转分录略。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枝蔓状城市——以城市边缘化和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为特征的后现化城市,将既不会是奴隶社会的“城堡式”城市,也不会是封建社会的“城池式”城市,当然也会与现代工业社会高楼耸立的中心化城市相区别。

在枝蔓状城市布局中,即使是眼下北京绞尽脑汁建造起来的多层环状结构也将大不适应。中心化城市的各种弊端,诸如交通堵塞、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空气浑浊、疾病易于传播、犯罪案件增多、居住环境恶化、管理难度增加和公众空间锐减等,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现代高科技可以自由地用虚拟空间、网络空间取代地理空间或物理空间,因此,人们也就没有必要再拥挤在一个地域。于是自然而然就开始了从市区向市郊的转移,许多工厂、学校、研究机构都迁向市郊。市区再也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而变成纯粹的物质交换和消费的场所。又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信技术的发展,中心化城市的传统布局被彻底打散。

现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许多边缘城市,就属于中心化城市的后现代演变。中心化城市逐渐演变为主城市和边缘城市。主城市和边缘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各自独立,它们更多的是经济、文化和教育上的紧密联系。城市的边缘化,就是城市由中心向四周的蔓延与扩展,扩展到与非城市区域相接壤的既是城市又是乡村的地区。这里,现代商业交易和办公活动也走向郊区化、边缘化。生产规模、生产程序、劳动力市场和销售状况呈分散状。主城市与边缘城市通过铁道、地铁、高速公路、航空路线等组成的多模式运输系统以及卫星天线进行沟通。

这种城市的边缘化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规模,比如今天的美国就已经形成大洛杉矶都市区以及波士顿—劳伦斯—洛厄尔、旧金山—奥克兰—圣何塞等都市区。它们还会进一步向周边地区扩展,通过原料网、生产网、销售网、消费网、信息网和电脑网的连接而延伸到整个地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化城市。

小题1:下列对于“枝蔓状城市”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以城市边缘化和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为特征的后现代城市。

B.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各自独立,在经济、文化和教育上联系紧密的城市。

C.彻底打散中心化城市的传统布局,利用各种网络相互连接的城市。

D.枝蔓状城市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成为纯粹的物质交换和消费场所的城市。小题2:下列对中心化城市的后现代演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许多工厂、学校、研究机构都迁向市郊,不再拥挤在市区。

B.所有主城市与边缘城市通过多模式运输系统以及卫星天线进行沟通,成为全球化城市。

C.现代商业交易和办公活动走向郊区化、边缘化,生产规模、生产程序、劳动力市场和销售状况呈分散状。

D.城市蔓延扩展到非城市区域相接壤的地区,这里既是城市又是乡村。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枝蔓状的城市布局中,主城市和边缘城市的差别将趋于消失。

B.枝蔓状城市的后现代演变可以完全铲除中心化城市的诸多弊端。

C.在枝蔓状城市中,人们受地理空间或物理空间的限制将越来越少。

D.随着中心化城市的边缘化,生产地域化和劳动力低廉化将成为现实。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