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地区政府部门建设一个面向公众服务的综合性网络应用系统,对现有的零散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进行重组整合,整个项目由政府的信息中心负责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由各共建单位的主要领导组成了领导小组,招标选择了监理公司全程监理建设过程。一期重点建设了社保、民政和交换中心三个应用系统。建设过程中由于机构改革、职能需要重新定位等原因,《需求规格说明书》始终找不到最终用户签字,在监理方和承建单位的一再努力下,只有一个共建单位的主管领导在该子系统的需求分析上签字确认,为了赶进度承建单位决定先行设计和实施,监理方认为可以理解且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也只好默许。在实施中,承建单位制定了如下图所示的单元测试进度计划,图中已标出每个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监理工程师在第5天进行检查时,发现工作A已经完成,工作B已经实施3天,工作C已经实施1天,工作D已经实施1天。 

工程竣工验收时,承建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了验收申请并将竣工验收所需要的全部资料报送项目监理单位,申请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认为系统已经过初验和3个月的试运行,并且运行情况良好,随即对验收申请予以签认,并协助建设单位进行后续的验收工作。

问题2:根据对单元测试进度检查的结果,请确定:

①工作B、C、D的进度是正常还是延误(给出延误的天数);是否影响工期并说明为什么。

②在项目总工期允许拖延的情况下,请重新计算网络时间参数并填入下图的空(1)~(30)中。

总工期是正常还是延误若延误,请给出延误的天数。

答案

参考答案:

①工作B进度正常:工作C延误2天,因其为关键工作,故影响工期2天;工作D延误2天,但共有3天的总时差,故不会影响工期,但影响到紧后工作G应按最早开始时间开始。 

②总工期延误2天。重新计算后的网络时间参数如下图所示。

 

解析:

 [问题2] 网络计划技术是用网络计划对项目任务的工作进度进行安排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目标的科学的计划管理技术,是信息工程监理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技术。 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对,发现偏差并确定需要调整进度计划时,在对调整进度计划的限制因素分析后,作出及时、经济以及可行的调整决策,更新进度计划。信息工程监理工程师应当掌握这样的知识和技能。 ②在调整进度计划的时候,题中给定的条件是项目的总工期允许拖延。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以实际数据取代原计划数据,重新计算网络时间参数即可,此时项目的总工期为34天。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