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真题试题】(2009年案例分析第61~65题)  甲和乙公司订立一份买卖汽车的合同,约定由乙公司在6月30日将一部行驶2万公里的卡车交付给甲,价款10万元,甲交付定金2万元,交车后15日内余款付清。合同还约定,交车每迟延一天,扣除车款50元,甲交款每迟延一天,应多交车款50元;一方有其他违约情形,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6000元。合同订立后,该卡车因外出运货耽误,未能在6月底以前返回。7月1日,卡车在途经山路时,因遇暴雨,被一块落下的石头砸中,车头受损,乙公司对卡车进行了修理。卡车于7月10日交付给甲。10天后,甲在运货中发现卡车发动机有毛病,经检查,该发动机经过大修理,遂请求退还卡车,并要求乙公司双倍返还定金,支付6000元违约金,赔偿因其不能履行对第三人的运输合同而造成的经营收入损失3000元。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真题试题】 (2009年案例分析第62题)  关于本案责任的承担,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不可抗力的出现,乙公司不承担违约责任

B.由于不可抗力的出现,乙公司承担公平责任

C.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D.甲承担公平责任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真题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可抗力与免责关系问题。根据《合同法》第117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即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而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种免除,免除的只是迟延责任(违约责任),并不免除履行责任。同时,“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在本案中,乙方是在迟延履行之后发生不可抗力,因此不能免除责任、应承担违约责任。因此,正确答案为C,其他选项都是干扰项。

实验题

(8分)研究金属的腐蚀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意义重大。

(1)为了探究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图-12所示实验。经过一周后观察,试管A和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A              B              C

①通过实验发现:铁锈蚀是铁与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② A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中的刀具若沾有食盐水锈蚀更快。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做了如下的实验。

【提出问题】铁锈蚀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①物质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混合物称为水溶液,如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得到氯化钠溶液,乙醇溶解在水中得到乙醇溶液。

②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乙醇溶液不能导电。

【猜想】铁的锈蚀速率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反应时的温度;②氧气的含量;③水溶液的导电性。

【实验】每次取两套如图-13所示的装置,编号为I、II。向两套装置中分别装入质量、大小相同的铁钉和等体积的蒸馏水,进行如下三组对比实验(实验开始时,各瓶内气体压强保持一致)。

影响因素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温度装置I放入25℃恒温环境中,装置II放入40℃恒温环境中。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且U型管中液面均由b处上升至a处,则所需时间I>II。锈蚀的速率I<II;铁的锈蚀速率与反应时的温度有关,_______。
②氧气含量 

_________。

 

________。

铁的锈蚀速率与氧气的含量有关,氧气的含量越多,铁的锈蚀越快。
③水溶液的导电性在相同温度下,装置I集气瓶中加入10mL氯化钠溶液;装置II集气瓶中加入10mL乙醇。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

且U型管中液面均由b处上升至a处,则所需时间I < II。

 

_______。

 

(3)若将两根铁钉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两支试管内均有大量气泡产生,铁钉逐渐溶解,在酸溶液中被快速腐蚀。

【反思与提高】

根据该探究实验以及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单质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B.金属越活泼,就越容易被锈蚀

C.金属腐蚀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