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8分)研究金属的腐蚀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意义重大。

(1)为了探究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图-12所示实验。经过一周后观察,试管A和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A              B              C

①通过实验发现:铁锈蚀是铁与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② A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中的刀具若沾有食盐水锈蚀更快。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做了如下的实验。

【提出问题】铁锈蚀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①物质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混合物称为水溶液,如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得到氯化钠溶液,乙醇溶解在水中得到乙醇溶液。

②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乙醇溶液不能导电。

【猜想】铁的锈蚀速率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反应时的温度;②氧气的含量;③水溶液的导电性。

【实验】每次取两套如图-13所示的装置,编号为I、II。向两套装置中分别装入质量、大小相同的铁钉和等体积的蒸馏水,进行如下三组对比实验(实验开始时,各瓶内气体压强保持一致)。

影响因素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温度装置I放入25℃恒温环境中,装置II放入40℃恒温环境中。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且U型管中液面均由b处上升至a处,则所需时间I>II。锈蚀的速率I<II;铁的锈蚀速率与反应时的温度有关,_______。
②氧气含量 

_________。

 

________。

铁的锈蚀速率与氧气的含量有关,氧气的含量越多,铁的锈蚀越快。
③水溶液的导电性在相同温度下,装置I集气瓶中加入10mL氯化钠溶液;装置II集气瓶中加入10mL乙醇。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

且U型管中液面均由b处上升至a处,则所需时间I < II。

 

_______。

 

(3)若将两根铁钉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两支试管内均有大量气泡产生,铁钉逐渐溶解,在酸溶液中被快速腐蚀。

【反思与提高】

根据该探究实验以及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单质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B.金属越活泼,就越容易被锈蚀

C.金属腐蚀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答案

(8分)

(1)①水和氧气  ②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赶出把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排出

(2)

影响因素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温度  温度越高,铁的锈蚀速率越快
②氧气含量在相同温度下,向I、II两套装置的集气瓶中分别通入氧气和空气。铁钉均锈蚀,且U型管中液面由b处上升至a处所需时间I< II 
③水溶液的导电性  铁的锈蚀速率与水溶液的导电性有关,在能导电的溶液中,锈蚀的速率加快
 

【反思与提高】AC(2分)

(1)①B中的铁钉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生锈了,说明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故填:氧气;水.

②因为蒸馏水中溶解有少量的氧气,加热煮沸的目的是把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排出.故填:把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排出.

(2)①根据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所需时间I>II,可得出结论:温度越高,铁的锈蚀速率越快

②由结论知,铁的锈蚀速率与氧气的含量有关,氧气的含量越多,铁的锈蚀越快.可设计实验步骤为:在相同温度下,向I、II两套装置的集气瓶中分别通入氧气和空气,由此得到现象为:铁钉均锈蚀,且U型管中液面由b处上升至a处所需时间I<II.

③根据实验现象: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且U型管中液面均由b处上升至a处,则所需时间I<II.则得出的结论为:铁的锈蚀速率与水溶液的导电性有关,在能导电的溶液中,锈蚀的速率加快.

(3)A、金属锈蚀就是金属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A正确;

B、金属越活泼,不一定越容易被锈蚀,如铝,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了铝进一步被氧化,故B错误;

C、由以上实验三可知,金属的锈蚀与水溶液的导电性有关,金属腐蚀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故C正确;

故选AC.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