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治疗中充填后疼痛的原因及处理。
参考答案:根据引起疼痛的病因和疼痛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牙髓性疼痛和牙周性疼痛。(1) 牙髓性疼痛① 激发痛:常见原因包括:a. 备洞过程中对牙髓的物理刺激。b. 未垫底、垫底材料选择不当或操作不当的处理:症状轻者,可观察,如症状逐渐缓解可不予处理;如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者,则应去除充填物,经安抚治疗后再重新充填。② 与对颌牙接触时痛:用银汞合金充填的牙,在与对颌牙接触时出现短暂的疼痛,脱离接触或反复咬合多次后疼痛消失。处理:去除银汞充填物,用非导体类材料或改用同类金属修复。③ 自发痛:出现阵发性、自发性疼痛,不能定位,温度刺激可诱发或加重疼痛,此种情况应考虑有牙髓炎的可能。近期出现的原因:a. 诊断错误。b. 上述引起激发痛的各种因素严重或持续时间长。远期出现的原因:a. 充填材料对牙髓的慢性刺激。b. 继发龋、洞底留有较多的龋坏组织,致病变继续发展,累及牙髓处理:同牙髓炎的治疗方法。(2) 牙周性疼痛① 咬合痛原因:充填物过高。咬合时出现早接触的处理:确定早接触部位,磨除高点,症状即可消除。② 自发痛:持续性自发痛,可定位,与温度刺激无关,咀嚼可加重疼痛。原因:a. 接触点恢复不良,造成食物嵌塞,引起牙龈炎症、牙龈萎缩及牙槽骨吸收。b. 充填物在龈缘形成悬突,易沉积菌斑,且压迫牙龈,造成牙龈炎症。c. 术中器械伤及牙龈,甚至牙周膜,或酸蚀剂溢至牙龈而致牙龈炎症。处理:a. 轻度牙龈炎者,局部冲洗,上碘甘油。b. 去除悬突,清除局部刺激物。c. 接触点恢复不良者应重新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