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共19分)

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育,况臣孤苦,特尤甚。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至

B.凡在故老,犹蒙育矜:自夸

C.过蒙拔,宠命优渥擢:提拔

D.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听:准许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吾两人在也

B.州司临门,急星火

覆杯水坳堂之上

C.况臣孤苦,特尤甚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D.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然后图南,适南冥也

小题3: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文中,李密刻意提到自己曾经“少仕伪朝”的重大问题,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而不事二主,希望借此消除晋武帝的疑虑。

B.第二段,作者还着重陈述了刘氏病重至“朝不虑夕”的情形,以及与之血肉相连须臾难分的亲情,以此表明不赴命的意愿。

C.李密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用古代贤君治国之道,为自己孝敬祖母找到不能立即奉诏的依据,也更暗示武帝要以孝治国。

D.为人臣当“尽节”于陛下,为人孙当“报养”于祖母,在两难境遇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即先尽孝道,后报皇恩。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                                                      _

⑵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⑴凭我这样出身卑微地位低下的人,能去侍奉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能报答朝廷的。

⑵祖母孙子两人,相依为命,因为这拳拳亲情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⑶我的辛酸悲苦,不只是蜀中人士以及两位州中长官所见到明知的。(辛苦、非独、牧伯,各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矜:怜惜。

小题2:

题目分析:以:均作连词,因为。B于:上句,介词,表比较,比;下句,介词,表处所,在。C为:上句,动词,表判断,是;下句,助词,表示反诘语气,呢。D且:上句,连词,而且;下句,副词,将。

小题3:

题目分析:文中“圣朝”即指晋朝,“以孝治天下”就是晋武帝的治国纲领,故“暗示武帝要以孝治国”有违文意。

小题4:

题目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 ⑴微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出身卑微地位低下的人。侍:侍奉。东宫:太子。陨首:杀身捐躯。⑵更相:相互。是以:因此。区区:拳拳(亲情)。废:废止(奉养祖母)。远:远离。⑶辛苦:辛酸悲苦。非独:不只是。牧伯:州中长官。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