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雾霾”是2013年挥之不去的话题。刚入12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据中央气象台统计,截至4日18时,我国已有25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雾霾天气。值此,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日数较常年偏多2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其中,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等13省市均为历史最多。
材料二: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10条”,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治理大气污染,一共35项具体措施,任务分解到重点地区、重点单位。按照“大气10条”的要求,通过5~10年时间治理,大气污染的状况会得到明显改善。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目前面临怎样的环境现状?(1分) 材料二贯彻执行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 (1分)
(2)“大气10条”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4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将“大气10条”落实在自己的具体行动上?(4分)
(1)①环境形势严峻,不容乐观。(1分)②保护环境。(1分)
(2)①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防治污染的自觉性;②有利于从制度层面遏制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③这是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④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等等。(每个方面2分,答对两个方面以上即可得满分,言之有理即可)
(3)①不燃放烟花炮竹,尽量少吃烧烤食物;②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上学放学近路多步行,远路尽量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少坐私家车、的士;③多参加植树造林活动;④积极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等。(每个要点2分,答对两个要点以上得满分,言之有理即可)
题目分析:(1)材料一雾霾反映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材料二防治大气污染,治理环境体现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大气10条”的颁布的重要意义就是保护环境的意义,能改善现状、增强人民的意识等。
可以写自己的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