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大小”时的实验中,准备有下列器材: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管、痱子粉、浅盘及水、玻璃板、彩笔.还缺少的器材是…(    )

A.只有量筒

B.只有坐标纸

C.量筒和坐标纸

D.光学显微镜

答案

答案:C

用滴管将酒精油酸溶液一滴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溶液达到1 mL时的总滴数;因玻璃板上没有方格,应该将所描画的边界痕迹放在坐标纸上,以便测定膜的面积.故应选C

综合题

(11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古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作出了不同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的含义,据许慎的《说文解字》注:儒,柔也,术士之称。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孔子起初就是主持丧葬礼仪的儒士,但是孔子有感于“礼崩乐坏”的形势,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这样,儒就不仅仅是一种主持礼仪的职业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儒”的演变过程。(2分)并指出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其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新唐书》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在突厥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1分)试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做法作简要评价。(2分)

材料三  台湾作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末尾,对清朝的几位皇帝作了很有趣的打分评价(见下表)。

 资质本性体格教育责任感统驭应变私生活机遇得分名次
康熙 1171
雍正1073
乾隆1102
咸丰935
光绪876
(3)康熙帝在“本性”方面的得分为“上等”,尊重各民族文化就是其表现之一。请列举两个具体事例。(4分)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