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有A、B、C、D四个备选项,其中至少有1个符合题意)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于2004年7月取得A市7000m2商业用地5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2005年2月,完成工程进度近90%,在取得房地产预售许可证后,开发商与某健身机构签订了为期5年的租赁协议,其中租金低于市场租金的15%。该商业项目于2005年12月开发完成。由于急需资金,开发公司拟利用该地块土地使用权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委托某土地评估公司进行评估。经土地评估师调查,该地块周围类似商业用房多以出租方式经营,年租金水平为900元/m2
就上述内容,回答以下小题的问题。

在土地评估公司对该土地进行评估时,关于开发公司与健身机构签订的租赁协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租赁协议对评估无影响

B.该租赁协议对土地使用权有影响,且以前5年协议租金计算

C.以市场客观租金为基础,用协议租金对市场租金进行修正

D.以协议租金为基础,对其进行部分修正以达到市场租金水平

答案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孟子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 何谓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就是毫无保留地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和幸福的特定的历史性思潮。人文主义的意义何在,就在于它以无可辩驳的方式反对中世纪宗教神学及其封建文化体系。

——史仲文 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

(1)结合材料一、二观点,分析说明两者对“人”的关注出发点的不同及其经济根源。(8分)

材料三 民生是生民之命。它表达人类求生存的本能和理性的欲望,反映民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关切人们最现实的利益和意愿。它潜藏着对专制统治的排斥,内蕴着对基本 * * 的渴望。因此,民生观念的逻辑升华,必然是糅合民权信仰的法理叙事。——彭中礼《民权与民生——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法理逻辑演变》

(2)根据材料三的观点,对近代中国人民而言,“基本 * * ”应该是指什么?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有关史实,你如何认识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在解决“基本 * * ”方面所做出的努力?(6分)

材料四 (当前)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魏礼群《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解决有什么特点?和近代相比,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的逐步解决有哪些优势?(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