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一般资料:女,35岁,已婚,人专文化,中学教师,经济状况良好。
求助者自述:近三个月来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经常感到委屈,有时独自流泪,认为现实是冷酷无情的,觉得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工作生活没有意思,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悲观失望,认为夫妻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终日生活在悔恨和痛苦之中。吃不下饭,睡眠减少,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始终难以摆脱,犹豫再三,前来求助,希望得到心理咨询师的指点。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一直是个好孩子,没有什么让父母担心的事。父母要求比较严格,从小到大生活一帆风顺。24岁与现在的丈夫自由恋爱结婚。三个月前突然发现丈夫有外遇,就感觉天要塌下米,非常气愤,悔恨交加,与丈夫大吵了一架。虽然丈夫一直表示悔改,但自己就是不能原谅他。曾想到离婚,但顾虑重重。离婚吧,自己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不离吧,自己又不愿再这样生活下去。在这种矛盾冲突之下,日渐憔悴,情绪低落,脾气暴躁。遇到别人谈论婚姻问题时,就特别敏感、脆弱,后来甚至看到年轻人谈恋爱都感到受不了。虽然还能坚持工作,但积极主动性较前降低,生活的兴趣也大不如前了。

求助者情绪问题不包括( )。

A.敏感脆弱

B.情绪低落

C.悔恨痛苦

D.担心害怕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求助者因为丈夫有外遇,导致失眠、厌食、情绪低落,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悲观失望,终日生活在悔恨和痛苦之中,并未有担心害怕的情绪反应,因此答案为D。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

相如既归,赵王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小题1:下列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相如为上大夫 拜:授予官职

B.其后秦伐赵,石城 拔:攻下

C.道里会遇之礼毕 度:估计

D.左右欲相如 刃:刀子小题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 请奉盆缶秦王,相娱乐

A.赵王为贤大夫

B.赵亦盛设兵待秦

C.相如请得颈血溅大王矣

D.相如功大小题3: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B.于是相如前进

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D.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小题4:下列对情节、人物及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渑池之会是秦王玩弄的又一次阴谋,名曰“为好”,实则欲侮辱赵国,甚至劫持赵王。但蔺相如事先做好准备,相会时运用策略针锋相对,使秦王的阴谋彻底落空。

B.渑池会前,廉颇和蔺相如都预料到这场斗争的严重性。廉颇向赵王诀别时说“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表明他对赵国前途的深谋远虑。

C.渑池之会正面描写蔺相如在外交斗争中机智勇敢的精神,侧面描写廉颇在军事斗争中所起的重大后卫作用。

D.渑池会上,主要在秦王和赵王之间,展开了一场侮辱与反侮辱的斗争。对秦王展开的攻势,赵王针锋相对,使秦王不得不转攻为守,以至秦王的阴谋不仅没得逞,自己反而受辱。小题5:翻译(每小题3分,共6分)

⑴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⑵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