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1分)

(2)弱水年径流总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哪些?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分)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4分)

答案

小题1:1分  西北干旱半干旱(1分)

小题2:1分  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1分)

小题3:5分 人为因素:中上游用水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2分)措施:合理用水、控制人口增长及利用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工程措施(设置沙障等)。(3分 3点即可)

小题4:4分 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2点即可)

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题目分析:

小题1:我国的自然区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小题2:弱水位于西北地区,主要的水源来自冰川融水补给。

小题3:内陆地区湖泊的水源主要来自河流水的补给,故下游湖泊的干涸主要从河流流域的大量用水和植被破坏导致了入湖径流量减少分析。荒漠化的治理针对原因,主要从恢复植被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分析。

小题4:影响流域内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植被和矿产资源等方面分析,注意评价有利和不利条件。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掌握我国的区域概况和能按一定思维分析自然环境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