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

Guangzhou (Xinhua news agency)——12 people were killed and 20 injured early yesterday morning when they jumped from a burning train car into the path of an oncoming (即将到来的) goods train in Southern China. When No.247 Wuchang —— Guangzhou passenger train was passing the Dayaoshan Tunnel in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China at 00 :17 hours yesterday, a fire caused by passengers' smoking broke out on No.17 car. They wanted to extinguish fire. However, while the train was stopping, some frightened passengers jumped from windows. As a result, 12 passengers were crushed to death and 20 others were injured by an opposite northward passing goods train-No.1766.

小题1:What was the cause of the fire?

A.A heavy rain.

B.High temperature.

C.Carelessness.

D.Fear.小题2:When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A.At 00:17 am.

B.At 00:17 pm.

C.At seventeen past one

D.At seventeen to one小题3:Where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A.In Wuchang.

B.In Guangzhou.

C.In Hubei.

D.In Guangdong.小题4:The underlined word “extinguish” in the passage most probably means        .

A.put out

B.put up

C.come up

D.come out小题5:In which direction did the passenger train travel?

A.Northward.

B.Southward.

C.Eastward.

D.Westward.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A

小题5:B

这是一则新闻,介绍了在广东省发生的一起事故

小题1:推理题。根据第6行的a fire caused by passengers' smoking broke out可知火灾是意味粗心的吸烟引起的。

小题2:细节题。根据文章第5行South China at 00 :17 hours yesterday。

小题3:细节题。根据文章第5行l in Guangdong Province可知D正确。

小题4:猜测词义题。根据上下文可知他们本来是想扑灭大火,但是恐慌的人们却先跳车逃生。

小题5:推理题。根据文章第4行No.247 Wuchang —— Guangzhou passenger train可知这列客车是从武昌到广州的,那么应该是向南行驶的。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红楼梦》序

舒芜

  《红楼梦》是了不起的。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当女性尊重。

  中国古典文学尽管写出了不知多少美丽女性的形象,但是,其中最高的也只不过是敢于为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而斗争的可爱的形象,例如崔莺莺和杜丽娘;更多的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可同情的形象。《红楼梦》确实伟大,曹雪芹自己说得很清楚,他写作的目的就是要“使闺阁昭传”,在他笔下,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晴雯、鸳鸯、紫鹃、平儿……几十个青年女性,不仅是美丽,不仅是聪明,而且首先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行止见识”不凡的、有独立人格的人。

  《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

故事的中心是宝玉、黛玉、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纠葛。宝玉究竟爱谁?贾府究竟选谁做宝玉的妻子?悲剧产生于两个选择的不一致。宝玉发现黛玉是知己,宝钗虽也可爱可敬,心灵上总有一层隔膜。贾府的当权者们即宝玉的祖母和父母,则是觉得宝钗符合贤惠儿媳的标准,黛玉的性格气质却隐隐含有某种叛逆性。悲剧尤其产生于两个选择的权威性大相悬殊:爱不爱谁,宝玉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但是,娶谁做妻子,宝玉是一点权力也没有的。于是,悲剧不可避免。

  围绕着他们三人的还有一大群的少女少妇,青春守寡的史湘云、李纨,出嫁一年便被丈夫折磨死了的贾迎春,远嫁的贾探春,悲观绝望青春出家的贾惜春,跳井而死的金钏儿……她们都是“薄命司”册子上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物。她们出于显贵的上层,即使是丫环,平常饮食起居也是平民家庭望尘莫及。尚且如此,下层女子的命运可想而知。可见,这是那个社会里青年女性的普遍悲剧。曹雪芹用她们的泪水酿成了芳醇甘冽的艺术之酒,这就叫作“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而这样的悲剧只有把女人当人,尊重女性的曹雪芹,才看得出这是悲剧,也就是贾宝玉才看得出的悲剧。宝玉的大姐贾元春,入宫受宠,鲜花着锦”,该是多么幸福!总该不是悲剧了吧!可是,曹雪芹也把她列入“薄命司”的册子,奉旨回娘家省亲,繁华热闹、富丽庄严,从头到尾却是一片呜咽之声,元春埋怨宫中是“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在艺术上达到“以乐景写哀”的极致。

  从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人的角度来看,所有女孩子的悲剧,都不成其为悲剧,或咎由自取,或死有余辜,或命中注定,或偶然事件。只有宝玉看出了这其中的悲剧。

鲁迅深刻地指出宝玉对这些女孩子的感情:“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

  宝玉感受到的,不只是他自己的悲剧的分量上,加上所有青年女性的悲剧的重量的总和,而是远远超过这个总和。因为在悲剧中的青年女性,特别在那个时代,远不能充分感受到自己这一份悲剧的重量,更不能充分地感受到其他女性的悲剧的重量。甚至林黛玉,她对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悲剧,也未必能像贾宝玉认识的那么深刻。宝玉就是这样的“爱博而心劳”。比所爱者本人还要操心,还要忧深虑远,自然是“而忧患亦日甚矣”。所以鲁迅又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尽管书里面还是社会毁灭了宝玉,但这样的社会,在读者眼中,更显出丑恶,更不是合理的存在了。封建社会果然彻底崩溃了。今天来读《红楼梦》,对于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只要你喜欢他们,象一个知已朋友一样同他们相处,爱他们,体贴他们,他们身上那种性格心灵之美,就会让你的心灵里多少具有了趋向于无限完美无限崇高的动力。   (摘自《古典文学知识》,有删节)

1.关于《红楼梦》中女性角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的女子美丽聪明,有独立人格,不像当时其他的女性,只知道追求爱情或成为被人同情的对象。

B.《红楼梦》中的女子生活境遇比当时下层女子要好得多,尚且悲剧收场,可以想见当时的女性悲惨的命运。

C.元春入宫受宠,但没有了自由,难以与家人团聚,所以在曹雪芹眼中,她也是个悲剧人物。

D.《红楼梦》中的女子并不能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和其他女性的悲剧的重量,黛玉也是如此。

2.下面不属于舒芜对《红楼梦》的看法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的了不起在于它把女人当人,尊重女性。

B.曹雪芹的’(哭),万艳同’(悲)。

C.在《红楼梦》中,社会毁灭了宝玉,显出了这个社会的丑恶和不合理,所以,在书中,封建社会最终彻底崩溃了。

D.《红楼梦》在现在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细读作品,体会作品人物的性灵之美,能让我们的心灵具有追求完美和崇高的动力。

3.为什么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

                                                                             。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