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7床患儿,李某,男,3岁,支气管肺炎入院。8床患儿,张某,男,8岁,支原体肺炎入院。医嘱:李某输入氨苄青霉素3克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患儿张某有青霉素过敏史.护士王某与护生刘某配好点滴核对无误来到患儿床边.核对患儿后,在王某的指导下,刘某扎起止血带.正在这时,室外有人找护士王某,王护士对刘护生关照了一声"仔细找静脉"就离开了病房.护生找不到合适的静脉,转向8床,与患者核对后,静脉穿刺成功,随手拿起靠近患儿张某的点滴输上.在护生准备给7床李某输液找静脉的过程中,8床患儿诉说心里难受,刘护生调慢输液滴速后去找指导老师王某.王某回病室后,发现李某的点滴挂到张某的身上,急停输液此时血压为70/50mmHg,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四肢厥冷,呼吸60次/分,急告医生,按过敏性休克,医护奋力抢救,40分钟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请分析事故原因?

答案

参考答案:

事故原因:这是一起护士责任心不强,护生没严格核对所引起的医疗责任事故。护士在执行输液操作过程中擅自离开,把责任重大的输液工作留给实习护士,对护生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而且一次操作不能同时为二位患者输液。而护生对最起码的核对工作没详细、认真做好,随便将点滴挂上,操作完毕也没有再次核对,导致输错液体。在患者诉心里难受,护生也没有考虑到是输错液体,没有再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药物,说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或者是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能力差.教训深刻惨痛。

填空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