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12.甲、乙、丙为我国30°N纬度附近三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阅读城市位置,海拔、气候、土地利用、农作物等相关资料,回答下列(1)~(4)题。

城市
位置91°E,30N°104°E,31°N120°E,30.2°N
海拔(米)36585057
年太阳总辐射量(千卡/厘米2·年)202.488.5112.3
年日照时数(小时)   
年平均气温(℃)7.516.316.1
7月平均气温(℃)14.925.828.7
1月平均气温(℃)   
干湿地区半干旱区湿润区湿润区
年均降水量(mm)   
所在农业区主要农作物   
(1)根据表内已提供的地理信息及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分析,将下列各项目资料中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表内相应的空格中。

[年日照时数]A. 1239.2  B. 1970.5  C. 3005.3

[1月平均气温]A. -2.3  B.3.6  C. 5.6

[年均降水量]A. 453.9  B.976  C.1400.7

[主要农作物]A.水稻、甘蔗等  B.青稞、油菜等  C.水稻、茶叶等

(2)甲城市有“日光城”之称,其所在地区太阳辐射强烈,但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简析其主要成因。

(3)乙城市所在省为我国水能大省,也是国家“西电东送”工程重要电能输出地区,水电开发的风潮已席卷该省的大小河流,简析该省成为水能大省的主要原因。

(4)丙城市所在地区工业发达,简析该城市发展工业主要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

(1)         甲    乙  丙

[年日照时数]   C    A     B

[1月平均气温] A     C     B

[年均降水量]   A     B     C

[主要农作物]  B      A     C

(2)甲城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剥弱少,所以太阳辐射强。甲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弱,加上大气对地面保温能力弱,所以气温低。

(3)乙城市所在省份地处四川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河流流量大,该省份地处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且河流流经盆地周围山区,峡谷多,利于水能的梯级开发。

(4)该城地处东部沿海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该城地处沪宁杭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市场广阔;该城所在地区科技水平高,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高,利于工业发展。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