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四)背景材料

某消防工程,建筑面积24700m2,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单位依法进行招标,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具有甲、乙、丙等5家单位参加了工程投标,经过公开开标、评标,最后选定甲施工单位中标,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99—0201 )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签署约定如下:

(1)本工程合同工期540天;

(2)本工程采取综合单价计价模式;

(3)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费的措施费承包干使用;

(4)因建设单位责任引起的工程主体设计变更发生的费用的措施费承包干使用;

(5)工程预付款比例为10%工程投标及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投标过程中,乙施工单位在进行投标总价基础上下浮5%进行报价,评标小组经认真核算,认为乙施工单位报价中的部分费用不符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不可作为竞争性费用条款的规定,给予废标处理。

事件二:甲施工单位投标报价书情况是:土石方工程量650m3,定额单价人工费为8.40元/m3,材料费为12.00元/m3,机械费1.60元/m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合价为8200万元,措施费项目清单合价为360万元,暂列金额为50万元,其他项目清单合价为120万元,总包服务费为30万元,企业管理费为15%,利润为5%,规费为225.68万元,税金为3.41%。

事件三:甲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的,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进行了合同管理工作。

事件四:甲施工单位加强对劳务分包单位的日常管理,坚持开展劳务实名制管理工作。

事件五:施工单位随时将建筑垃圾、废弃包装、生活垃圾等常见固体废物按相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事件六:在基坑施工中,由于正值雨季,施工现场的排水费用比中标价中的费用超出3万元,甲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签证要求,建设单位不予支持。

对此,甲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索赔报告。

问题

事件三中,甲施工单位合同管理工作中,应执行哪些程序?

答案

参考答案:

事件三中甲施工单位的合同管理工作程序:

(1)合同评审;

(2)合同订立;

(3)合同实施计划;

(4)合同实施控制;

(5)合同综合评价;

(6)有关知识产权的合法使用。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某工厂以对二甲苯为原料,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年产量为60万t。
生产过程主要由氧化和精制两部分组成。氧化反应以对二甲苯为原料,乙酸为溶剂,乙酸钴和乙酸锰为催化剂,溴化物为促进剂,在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条件下,通入压缩空气使其发生氧化反应。对二甲苯氧化过程中伴随有副反应产生,主要是原料和溶剂在反应系统中的燃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还会产生副产品乙酸甲酯。中间产物有对甲基苯甲酸和对羧基苯甲醛,在精制过程中,通过加氢将对羧基苯甲醛还原为易溶于水的对甲基苯甲酸。原料对二甲苯的用量为 396000/a,其中转化为产品的有383400t/a。年工作时间为7200h。对苯二甲酸装置的废气处理采用低压催化焚烧法,废气净化前后污染物的变化见表1。

表1 对苯二甲酸装置的废气前后污染物的变化

污染物 净化前废气 净化合废气 去除率/% 净化后污染源强/(mg/s)
一氧化碳/(kg/h) 672 30 95.5
乙酸/(kg/h) 26 2 92.3
乙酸甲酯/(kg/h) 200 10 95.0
溴乙烷/(kg/h) 20 4 80.0

统一由排气筒向环境排放

表2 该项目的固废产生情况

编号 固废来源 产生量/(kg/h) 主要组成
1 催化剂回收残渣 226 Mn、Co等
2 TA残渣 500 对苯二甲酸等
3 生活垃圾 24 办公用品、手纸等

总计

750 ——
在正常情况下,对苯二甲酸装置废水的平均水质为:CODCr4600mg/L。拟建造一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300m3/h。表3为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参数。

表3 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参数

处理单元 调节池A 调节池B 事故池 厌氧池A/B 一级好氧池A/B 一段固液分离池 二级好氧池A/B 二段固液分离池 气浮池 排放池
容积/m3 10000 10000 10000

5800

(×2)

6000

(×2)

1000

(×2)

4000

(×2)

1000

(×2)

1800 1500
CODCr进水浓度/(mg/L) 4500 4500 事故状态 4500 ——
CODCr出水浓度/(mg/L) 4500 4500 事故状态 ——
去除率/% —— —— —— 40 80 —— 85 20 25 ——


根据以上素材,你认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除常规污染因子外,还应增加哪些特征污染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