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材料一 由于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文化政策,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知识经济高地”进行战略竞争的同时,又在“文化经济高地”展开了新一轮竞争与博弈。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是这一轮文化软实力竞争的积极推动者。
材料二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材料三 近年来,W市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市,连续举办了“文化产业博览会”,引来数百个合同类文化产业项目签约,投融资总额达500余亿元。各展区现场交易也十分火爆,文化产品交易额达到1.6亿元。文博会还带动了旅游、餐饮、工艺品制作等行业的发展。文博会后山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W市还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文化产业投资;树立人才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地区文化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同时,也广泛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积极开发和培育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我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可以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可以全面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粱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阳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粱。粱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赋》。     

  会粱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英才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临邛,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①赀:通“资”,钱财。郎:郎官,是汉代的宫廷宿卫侍从之官。②缪:通“谬”,诈,佯装之意。③著:穿。犊鼻裈(kūn,坤):形似牛犊之鼻的围裙或短裤。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赀为郎,事孝景帝 久之,能足音辨人

B.相如见说之    图穷匕首见

C.相如与俱临邛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

D.临邛令缪恭敬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2.下列各组句子,表明司马相如“穷困潦倒却又志气不衰”的一组是(    )

A.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后称病,使从者谢吉。

B.因病免,客游粱。          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C.家居徒四壁立。           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D.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 买田宅,为富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相如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他喜欢的是善于游说的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人。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B.司马相如本来就多才多艺,在与卓文君的婚姻问题上,他主动出击,先是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继而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转达倾慕之情,最终成就了这段美满姻缘。

C.卓文君很喜欢音乐,当看到司马如喝酒、弹琴时,就心生爱意,以至私奔相如。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她主动建议返回乡里,相如“酤酒”,“文君当炉”,不顾非议,以之营生。

D.对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问题,卓王孙始而大怒,有人劝说他,他根本听不进,后来,在一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之下,卓王孙承认了这门亲事,并心甘情愿地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