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试述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能有一个投票权。选举权平等性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选举制度中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2)选举权的平等性包含以下含义:①每一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能在一个地方享有一个投票权,即投票机会的平等。②不承认、也不允许任何选民因民族、种族、职业、财产状况、家庭出身、居住期限的不同而在选举中享有特权。③不允许非法限制或者歧视任何选民对选举权的行使。这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在选举制度中的具体体现。我国《宪法》规定的选举权的平等并不是指绝对意义上的平等,它着眼于实际民主,从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实际水平与可能性出发不断提高选举权的平等程度。在理解选举权平等性原则时需要正确理解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以及对少数民族选举权的特殊照顾问题,这些具体规定是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殊的政策需要。虽然没有完全解决选举权价值不平等的问题,但毕竟向实质平等发展了一步。 (3)选举权的平等性不仅包括选民的机会平等,而且包括选民投票的结果平等。但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着重于实质上的平等,而不单纯是形式上的平等。我国选举法规定了以下形式上的不平等:①在一般情况下,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②少数民族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综合题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章,“着火的房子”:1787年春天……第四章 半人半神和花花公子们的集会:1787年5月。第五章 领头羊弗吉尼亚:5月25日~6月1日……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之三:6月11日……第十章,小州的胜利:7月11日~17日……第十三章 总统制的迷局:7月17日~26日……第十九章,瑕不掩瑜:9月8日~17日。

——引自[美国]戴维·O·斯图沃特《1787年之夏:缔造美国宪法的人们》一书的目录

材料二  1890年至1939年美国政府颁布的法律及其主要内容

时间法律名称主要内容
1890年《谢尔曼法》推动了国家经济权力的集中,对自由竞争进一步限制
1894年《威尔逊──葛曼法》对进口商品实行低关税或免税
1906年《食品卫生和药品法》并成立了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1914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有发布违禁命令的权力,对于违反命令的工商企业,可将案件提交法院审理
1933年《紧急银行救济法》授权总统在信用和金融方面以巨大的权力,只允许联邦储备体系中健全的银行向财政部领取执照而重新开业
1933年《农业调整法》政府奖励、津贴的办法,提升农产品价格,恢复农民的购买力和战前的地位
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监督工商企业的公平竞争,以提高工业价格,刺激生产
1933年《联邦证券法》政府第一次出面对股票和有价证券市场进行调节,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证券发行与交易的管理与监督
1934年《证券交易法》
1935年《存款保险法》成立银行存款保险公司保护个人存款
1935年《社会保障法》规定对老年和失业者实行保险制度
1939年《民用航空法》国家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干预与调节
1939年《社会保障法》正式确立了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对儿童、妇女、病残者的救济福利制度
——根据钟流编译《美国经济概貌》(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制

材料三

农产品收购价比率(﹪)1978年1985年1988年1991年1993年
国家定价(﹪)94.437.024.022.210.3
国家指导价(﹪)023.019.020.07.0
市场调节价(﹪)5.640.057.057.882.7
—— 《 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1992 —1993)》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第三章、第十章、第十九章中目录内容的核心含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1890年至1914年、1933年至1942年美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出现这些特点的各自原因。(8分)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所体现的经济运行方式上的异同。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8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