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章,“着火的房子”:1787年春天……第四章 半人半神和花花公子们的集会:1787年5月。第五章 领头羊弗吉尼亚:5月25日~6月1日……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之三:6月11日……第十章,小州的胜利:7月11日~17日……第十三章 总统制的迷局:7月17日~26日……第十九章,瑕不掩瑜:9月8日~17日。
——引自[美国]戴维·O·斯图沃特《1787年之夏:缔造美国宪法的人们》一书的目录
材料二 1890年至1939年美国政府颁布的法律及其主要内容
时间 | 法律名称 | 主要内容 |
1890年 | 《谢尔曼法》 | 推动了国家经济权力的集中,对自由竞争进一步限制 |
1894年 | 《威尔逊──葛曼法》 | 对进口商品实行低关税或免税 |
1906年 | 《食品卫生和药品法》 | 并成立了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
1914年 |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 有发布违禁命令的权力,对于违反命令的工商企业,可将案件提交法院审理 |
1933年 | 《紧急银行救济法》 | 授权总统在信用和金融方面以巨大的权力,只允许联邦储备体系中健全的银行向财政部领取执照而重新开业 |
1933年 | 《农业调整法》 | 政府奖励、津贴的办法,提升农产品价格,恢复农民的购买力和战前的地位 |
1933年 | 《全国工业复兴法》 | 监督工商企业的公平竞争,以提高工业价格,刺激生产 |
1933年 | 《联邦证券法》 | 政府第一次出面对股票和有价证券市场进行调节,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证券发行与交易的管理与监督 |
1934年 | 《证券交易法》 | |
1935年 | 《存款保险法》 | 成立银行存款保险公司保护个人存款 |
1935年 | 《社会保障法》 | 规定对老年和失业者实行保险制度 |
1939年 | 《民用航空法》 | 国家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干预与调节 |
1939年 | 《社会保障法》 | 正式确立了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对儿童、妇女、病残者的救济福利制度 |
材料三
农产品收购价比率(﹪) | 1978年 | 1985年 | 1988年 | 1991年 | 1993年 |
国家定价(﹪) | 94.4 | 37.0 | 24.0 | 22.2 | 10.3 |
国家指导价(﹪) | 0 | 23.0 | 19.0 | 20.0 | 7.0 |
市场调节价(﹪) | 5.6 | 40.0 | 57.0 | 57.8 | 82.7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第三章、第十章、第十九章中目录内容的核心含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1890年至1914年、1933年至1942年美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出现这些特点的各自原因。(8分)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所体现的经济运行方式上的异同。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8分)
(1)“着火的房子”:美国独立后,邦联政府软弱无力,内忧外患,社会矛盾尖锐。(2分) “小州的胜利”:1787年宪法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小州的利益得到维护。(2分)
“暇不掩瑜”:1787年宪法虽然存在着种族歧视,但它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首先确立了权力制衡原则,大大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进程。(2分)
(2)1890~1914年,开始通过立法对经济进行干预,集中国家经济权力,干预集中在外贸、药品、工商企业违反规定等领域。(2分)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2分)
1933~1939年,通过广泛立法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干预,涉及金融、工业、农业、交通、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2分)
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尖锐,罗斯福推行“新政”。(2分)
(3)同: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起调节作用。(2分)异:美国逐步加强到全面干预经济以摆脱危机推动经济发展。中国则减少干预,开始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4分)
认识: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应适时调整经济发展的思想、政策。(2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运用知识解题的综合能力。第(1)问中依据材料中关键信息“第三章,‘着火的房子’第十章,小州的胜利,第十九章,瑕不掩瑜”并结合所学分别概述,“着火的房子”从中央政府权力角度思考作答;“小州的胜利”从《1787年宪法》中平衡大小州利益角度概括作答;“瑕不掩瑜”从评价美国宪法角度归结答案。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图表从立第二小问原因前者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影响角度归结答案,后者从美国应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做法角度分析原因。第(3)问中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相同点从国家干预经济角度概括,不同点从对经济干预的程度来思考作答;第二小问认识属于开放题型,从生产力发展、国家政策调整以及经济思想的变化等视角综合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