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人教网刊《半亩历史》的编后絮语中,有过这样一句话:“他中过状元,本来有很好的仕途,却生不逢时,所以毅然放弃仕途,实业救国。”你认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张謇

D.严复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由材料中“中过状元”“放弃仕途,实业救国” 等信息可知材料中“他”指的是张謇,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故选C。

填空题

2013年初,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该地区PM2.5严重超标。研究表明,PM2.5约60%来源于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而成的二次颗粒物。这些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因此,控制、治理PM2.5污染源成为环保的重要课题。

(1)研究表明,TiO2在紫外线照射下会使空气中的某些分子产生活性基团OH,如图所示,OH与NO2的反应为NO2+OHHNO3。写出OH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2)如图所示的电解装置能吸收和转化NO2、NO和SO2。阴极排出的溶液中含S2O42-离子,能吸收NOx气体,生成的SO32-可在阴极区再生。请将S2O42-吸收NO2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S2O42-+____NO2+____OH    SO32-+____N2+____

(3)已知上述电解装置阳极反应为:SO2-2e+2H2OSO42-+4H,阴极生成的吸收液每吸收标准状况下7.84 L的气体,阳极区新生成质量分数为49%的硫酸100 g,则被吸收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等。请你结合信息,给出降低PM2.5排放的对策(至少两条):           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