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真题试题】(2009年案例分析第81~85题)  2008年9月,甲市海龙公司与乙市太平洋公司签订了一份技术转让合同,约定双方共同开发手写笔记本电脑,合同中的仲裁条款规定: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的争议,若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则应申请乙市仲裁机构进行仲裁。2009年2月,双方发生争议,太平洋公司即向其所在地乙市仲裁委员会提交了仲裁申请书。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后,由仲裁员赵某、钱某、孙某组成了仲裁庭,其中赵某任首席仲裁员,仲裁庭对该案进行了审理。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真题试题】 (2009年案例分析第84题)  根据规定,仲裁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但本案裁决书作出后,仲裁员钱某对裁决结果持赞同意见,他可以选择的做法是( )。

A.在仲裁书上签名

B.不在仲裁书上签名

C.向仲裁委员会得出申请,要求仲裁委员会对该裁决书进行审查

D.要求仲裁庭在仲裁书中补充说明自己对案件的仲裁意见后再签名

答案

参考答案:A,B

解析:【真题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对裁决结果的处理方法。根据《仲裁法》有关规定,仲裁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人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此外,裁决书应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本案中,仲裁员钱某对裁决结果持不同意见,他可以在仲裁书上签名,也可以不签名,其不同意见应记入笔录,而非强制记人仲裁裁决书中。因此AB是正确选项,CD于法无据。其中c(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对裁决书进行审查)不符合仲裁法原理。综上,正确答案为AB.

连词成句
单项选择题

一家枕头制造商用手工方法追踪其生产过程,以致其下属三个工厂每个月都有约100万美元的存货和生产记录误差。由于不知道需要多少原材料存货,公司每个工厂都会保留足够25天生产使用的多余原材料,以实现其交付产品的承诺。

公司为大批量的客户订单生产枕头,这些客户给公司一年时间来(1)实施电子数据交换(EDI)传送和接收针对订货、装货指令、确认和付款的业务数据;(2)在每个包装箱和枕头上贴条形码。公司认为同其供应商实施EDI是有利的事情,这是促进准时制存货的一种方式。公司充分认识到其自动化计划非同小可,不过管理层也感到公司若想持续经营下去,事实上没有其他选择。

生产从接收订单开始,此时就会准备空白的生产表单。由于订单随着生产过程有所增加, 每个生产工人要记录每一阶段增加的原材料数量和生产时间。包装工人将完工的枕头装进包装箱并更新订单表,表明该项订单已完工。在将订货装运时,要将生产表单转入数据输入计算机,此时办事员键入该数据,更新存货记录。这会经常出现误差,即便没有发生误差,在发送货物和更新存货记录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因此,公司从不确切知道存货数或在途产品的质量。

原材料的质量也是一个问题,因为顾客都希望发运的货物质量是统一的。最终产品的质量随原材料质量比例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原材料质量各不相同时,生产工人就需要从仓库中提取更多的材料去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未用完的材料会送回仓库。

不管公司开发、采购、租用或是有偿使用软件以便电子数据交换(EDI)传送,内部审计应当负责评价该软件是否()。

A.在一个受控的环境中开发的

B.已适当备份以备系统恢复

C.在采购时得到法律顾问的适当审核

D.符合业务目标